[发明专利]电度表分时计量读数仪无效
申请号: | 90108309.7 | 申请日: | 199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飞 |
主分类号: | G01R11/56 | 分类号: | G01R11/56;G01R11/16;G06F15/56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度表 分时 计量 读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的仪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测量电功率时间积分的分时计量及其读数记录的仪器。
可以分别测量和记录高峰时间用电量和其他时间用电量,以便分别计算电费的双费率或多费率的分时计数器,如中国专利87204845“单片微计算机分时计量通用模件”,包括由单片微计算机、晶振与时间预调整器、显示装置组成的主电路板,直接输入时段控制程序、峰谷时间设定等指令的键盘和通过电度表内旋转铝盘控制取样计数的光电传感器。上述结构集时控装置、光电传感取样、逻辑计数及显示等功能于一体,与各种类型的电度表配置后,形成对电能分时计量的分时电度表。这种分时计量电度表的主要问题是需要人工读数,按期逐户收取电费。
为了避免抄表和减轻收电费的工作量,国外有丢筹码供电的预付电费的电度表和采用四芯定位插头的有机械接触的光电接口,而国内大多采用有线通讯方式的电接口进行计算机管理。中国专利CN88206688.9“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提供了一种非有线通讯接口的分时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电度表内有微处理器,计算机管理装置内有读出编程器和计算机,电度表与计算机管理装置间的通讯接口采用了分别安装在电度表及计算机管理装置内的由发送信号器和接收信号器共同构成的发出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和接收红外调制脉冲信号并加以解调的传输装置,虽然克服了电接触和机械接触的弊端,但技术较复杂、成本高、体积大,也难于装在现有的电度表产品中。
背景技术中美国专利US4283772“具有电子累计及显示的时间可编程寄存的交流电度表”,其电表读数显示安装在电表上,通过光电接口控制其显示各个项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以单片微计算机为主要部件的电子分时计数技术构思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自动读取并存贮分时计数器数据的读数器,通过分时计数器与读数器间的既非有线又非机械也非红外调制解调方式的通讯联络接口,完成:
1)向安装在电度表内的分时计数器输入预先设置在读数器中的全天24小时中“高峰”、“低谷”、“平常”各个时区的起止时间;
2)向分时计数器输入当前日历及时钟,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分、秒;
3)向分时计数器输入按一定规则编制的用户编码;
4)从分时计数器中读出用户编码,当前日期、时钟,各时区的起止时间,电度表在“峰、谷、平”各时区累计的用电量计数值并计算电费。读数器可通过显示部件显示上述全部数据,也可由微型打印机直接打印帐单,还可通过所配置的接口,将存贮在读数器中的全部用户的全部数据传输给主计算机,主计算机按用户编码检索并处理数据,将各用户应付的电费通过计算机网络从用户所在银行的帐户上直接扣除。上述发明构思免除了抄表计算、收费等一系列繁锁过程,从而实现了全计算机化的分时电价收费。
本发明是通过光电接口实现读数器与电子分时计数器间的数据通讯的,读数器与分时计数器上各有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的光电通讯窗口,使用时,只需将两个光电通讯窗口从外部对准,即实现了对分时计数器系统时钟、日历、各工作区起止时间、用户编码等数据的输入和对用电量、电费及上述数据的读取、存贮。
下面结合实施例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电子分时计数器电路图,包括分时计数器的电源电路图1-a。
图2.读数器原理框图。
图3.读数器光电通讯接口,功能操作输入及显示输出部分的电路图。
图4.读数器存贮、打印部分的电路图。
图5.电子分时计数器主程序框图。
图6.读数器主程序框图。
图7.读数器发送数据子程序。
图8.读数器接收数据子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飞,未经彭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