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90108532.4 | 申请日: | 199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潘邦杰;孙万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万荣县荣河化工一厂 |
主分类号: | A01N57/04 | 分类号: | A01N57/04;A01N25/02 |
代理公司: | 农牧渔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常凤 |
地址: | 044205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农作物 地下害虫 杀虫剂 | ||
本发明属于杀虫农药组合物,特别是含两种活性组分的杀虫农药组合物。
在农业中,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我国常用杀虫农药甲拌磷(中文通用名称)(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据新编农药手册(农业出版社;1989年,31-32页)甲拌磷属于广谱性内吸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传导四种作用,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但在能有效防治的地下害虫中,手册上末列出蛴螬,只列出了蝼蛄和金针虫。说明甲拌磷对蛴螬的防治效果较差。在农药使用的实践中,甲拌磷对蛴螬的防效与上述手册中记载的相符。而且,甲拌磷对人、畜的毒性高(见上述新编农药手册)使用不安全。为克服这些缺点,并同时找出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有高效的杀虫剂进行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效果高,对人、畜毒性低,且制作简单,成本低的农药。
本发明是通过将杀虫农药甲拌磷[活性组分为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辛硫磷(中文通用名称)(活性组分为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混合,并添加一定量的填充物质(填充剂),经过加工制作来实现的。
本发明由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甲拌磷)和活性组分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辛硫磷)及填充物质所组成。
发明中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用量(按重量计)总和为5-10%,最好为10%,其余量(按重量计)为填充物质和甲拌磷及辛硫磷中活性组分以外的物质。
在活性组分的用量中,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重量与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重量之比为1∶9-9∶1,适宜的比例范围为1∶9-4∶6。
发明中用的甲拌磷为原油或乳油状态,辛硫磷亦为原油或乳油状态。
填充物质为锯末和陶粒(砖末、瓦末等陶制品粉末)或市售的其他吸附力强的中性填充物质,其中锯末重和陶粒重之比为1∶2。锯末和陶粒的细度要适宜,过粗或过细均不利于药液的吸附和形成团粒。锯末的细度以16筛目为宜,陶粒的细度以40筛目为好。本发明的毒性与甲拌磷比有所降低,但仍属高毒农药。若采用乳剂形式喷洒,会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畜不安全。用粉剂喷撒,由于有粉尘飘移,不但环境会受污染,药效也会随之降低。若使用颗粒剂,往往会因药剂粒子过大不易稀释,造成撒药不均匀。因此,本发明采用1/3 16目大粒和2/3 40目小粒的大小粒相结合的粉粒剂形式是适宜的。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甲拌磷原油或乳油与一定量的辛硫磷原油或乳油相混,并搅拌均匀。然后再与事先烘干、粉碎并混合好的规定量的填充物质相混,经浸渍,搅拌,拌匀即可。制成的农药即为大小粒结合在一起的团粒状粉粒剂。其中大粒为锯末,体轻,比重小;小粒为陶粒,体重,比重大。二者均饱含药液。小粒紧密地结合在膨松的大粒的空隙中,因此,这种团粒结合紧密。每分钟经230次筛震动,共持续40分钟,大小粒仍结合在一起,无分离现象。团粒间松散性亦良好,不结块,便于干土稀释。因此,本发明适于用作土壤处理。特别适于开沟盖种施药和墩(穴)施。施药后,由于载体膨润性好,饱含原药,药量集中,在土壤中缓缓释放,形成一个防犯层,无论地下害虫嚼食土壤或咬根或者触药或受熏都会被毒死。
用本发明进行土壤处理时,首先将粉粒剂与适量的细土或细沙或者煤渣灰相混,制成毒土。采用开沟盖种法和墩施法施药,这种方法极适于花生。具体作法是在花生播种前,先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并将毒土撒在种子上,然后盖土。墩施法,是在花生出苗后的45-60天,将配制好的毒土撒入作物墩(穴)部周围的土壤上。对小麦、玉米和麻类作物可采用拌种法施药。
本发明的外观为深棕色粉粒,各项技术指标为:
有效成分总含量5-10%(甲拌磷与辛硫磷含量之比为1∶9-9∶1)
水分含量 ≤3%
PH值 5-7
细度 90%≥通过16目筛
密度 视密度0.37-0.41克/毫升
可燃性 不易燃
热稳定性 在54℃±2℃储藏14天,有效成分相对分
解率,甲拌磷0.48-2.5%;辛硫磷为1.9
-3.1%。
相混性 在中性介质中稳定,遇碱易分解。
本发明有效成分甲拌磷和辛硫磷含量的分析采用薄层-溴化法。粉粒细度测定采用HG2-896中的干筛法(16筛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万荣县荣河化工一厂,未经山西省万荣县荣河化工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效碳酸氢铵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学习交通控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