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三唑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90108620.7 | 申请日: | 199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雷特ER;约瑟夫·巴考兹;克拉拉·雷特;路扎·比陶兹;弗里吉斯·过根易;马顿·非克特;爱尼克·泽特·尼·其泽利;嘎伯·吉勒;伊斯特凡·盖萨尔依;伊斯特凡·吉尔特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吉斯药物工厂 |
主分类号: | C07D249/14 | 分类号: | C07D249/14;C07D413/04;C07D487/04;A61K31/4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黄革生 |
地址: | 匈牙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新型三唑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用组合物、该三唑并衍生物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将该衍生物用于药用组合物的制剂中以治疗所说疾病。
本发明涉及的方面之一是提供了通式(Ⅰa)和(Ⅰb)所示的新型三唑并衍生物、其混合物及其可作药用的盐:
其中Q代表氢原子或杂环基团,该杂环基团可任意带有一个或多个C1-4烷基取代基;或为式SR1基团,其中R1代表直链或支链C1-4烷基或苯基-(C1-4烷基);或为NR2R3基团,其中R2和R3均代表氢原子、直链或支链C1-12烷基、C2-6链烯基或苯基-(C1-4烷基);
R4和R7均代表氢原子、可任意带有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基的C1-6烷基或苯基-(C1-4烷基);
R5和R6均代表被C1-4烷氧羰基任意取代的C1-4烷基;可任意带有一个或多个卤素、羟基、氰基、硝基、二-(C1-4烷基)氨基、烷基、亚甲二氧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或C1-4烷氧取代基(后者可能带有一个二-(C1-4烷基)氨基)的杂环基或苯基;而且R5和R6之一可代表氢原子,或者
R5和R6一起代表C4-15链烯基,或与它们所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带有一个苯基-(C1-4烷基)取代基的杂环基团。
通式(Ⅰa)和(Ⅰb)所示的化合物为环-链互变异构体,因此在溶液中-根据溶剂的质量和温度-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本发明也包括通式(Ⅰa)和(Ⅰb)所示化合物的所有其它同分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出好的生物学活性和低毒性,例如,它们具有安定/镇静、抗绞痛、止痛、消炎、抑制胃分泌、抑制胃溃疡和/或减少蠕动等作用,而且它们也可被用作制备其它药用活性衍生物的起始物质。
本说明书中所用的术语“杂环基团”指的是由分别含有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和/或氧原子的化合物形成的4~8员杂环基;或为由这些化合物相互缩合或与苯缩合而得到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是芳香族或部分或完全饱和,并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这些基团的例子有:哌啶基、吗啉基、哌嗪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咯基、吡唑基、哒嗪基、异噁唑基、吡咯啉基、吡咯烷基、咪唑烷、咪唑啉基、吡唑烷基、吡唑啉基、吡喃基或δ-3-哌啶基。
术语“烷基”意指C1-4、C1-6或C1-12直链或支链饱和脂肪烃,如甲基、乙基、辛基、异丁基、叔丁基、十二烷基,术语“烷氧基”指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烷基醚,如甲氧基、乙氧基、叔丁氧基等。“C2-6链烯基”包括直链或支链链烯基(如乙烯基、烯丙基、2-甲基-烯丙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2-戊烯基、2-己烯基等)。“苯基-(C1-4烷基)包括带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如苄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4-苯基-丁基等)。“C1-4烷氧羰基”可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丁氧羰基等。术语“二-(C1-4烷基)氨基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等基团。
其中Q代表吗啉代、R4代表C1-4烷基、R5和R6代表带有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苯基或R5和R6一起代表C4-15链烯基的通式(Ⅰa)和(Ⅰb)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可作药用的酸加成盐具有极有价值的药用作用。
最优选的通式(Ⅰa)和(Ⅰb)的化合物的代表为以下衍生物:
1-(5-氨基-3-吗啉代-1H-1,2,4-三唑-1-基)-N-甲基-N′-(2,6-二氯亚苄基)硫代碳酰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吉斯药物工厂,未经埃吉斯药物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氮杂二环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