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塑胶皮分离回收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9468.4 | 申请日: | 199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23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五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五亨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东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塑胶 分离 回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塑胶皮分离回收的方法及装置,亦是一种以机械装置将塑胶皮碎片及其相粘贴的棉布予以分离回收再生的方法。
以往对于粘贴有一层棉布的塑胶皮经裁剪后所残余的碎片,有以燃烧或掩埋的方法加以废弃的,亦有以硫酸浸渍法将胶皮回收的,用燃烧处理会发生硫酸的复原而致产生公害问题,用埋于地下处理则有不腐烂之虑,而对于硫酸浸渍回收法,乃是将塑胶皮碎片浸渍在浓度为20%的硫酸内,使棉布部份腐烂后,再用水将腐烂的棉布洗去而将塑胶皮回收,此种方法虽能回收塑胶皮,但硫酸渗透在胶皮内,极难用水洗净,残留在胶皮内的硫酸又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不仅破坏胶皮的质地与颜色更会损坏胶皮的加工机械。其次是若塑胶皮所粘贴物不是纯棉布而是人造合成树脂纤维,则因该人造合成树脂纤维亦具有耐酸特性,不容易腐烂,以硫酸浸渍回收就会产生困难,以上所述是乃有待克服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前述硫酸浸渍回收法的缺点,提供一种以机械设备将塑胶皮及其棉布分离的方法,使塑胶皮能保持原来的品质及色泽并完全被回收利用,而分离所得的棉布亦可经加工而作为塑胶填充料使用。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本发明机械设备及其流程说明图。
现依据附图所示,就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更详细地说明如下:
图中:(1)为粉碎机(Crusher),(2)、(4)、(6)、(7)、(9)、(11)、(12)、(14)、(15)、(17)、(18)、(21)为送风机(Blower),(3)为滤料处理机(FiltingTreating Machine),(5)为脱棉布机(ClothedSeparateout Machine),(8)为微粒粉碎机(MicroCrusher),(10)、(16)为分离机(Separator),(13)为电动筛(Electric Seive),(19)为塑胶盛料机(PVC StorageDevices),(20)为棉布聚集器(Clothed Collector),(22)为棉布盛料机(Clothed Storage Device)。
首先将粘贴有棉布的塑胶皮碎片放进粉碎机(1)内粉碎成细粒状后,以送风机(2)送至滤料处理机(3)处理,再以送风机(4)送至脱棉布机(5)使棉布与塑胶皮分离。经分离脱除的棉布经由送风机(7)送至棉布聚集器(20),于集满棉布后再以送风机(21)送至棉布盛料机(22)。经此阶段分离的塑胶粒,因其粘贴的棉布部份尚未完全脱除,故必须再度予以处理,乃以送风机(6)将其送入微粒粉碎机(8)粉碎成Φ0.4mm——1.5mm微粒状,再以送风机(9)将其送至分离机(10),将塑胶微粒及棉布进行第二次的分离。
经分离的棉布(纱)被送风机(12)送至棉布聚集器(20),再以送风机(21)送至棉布盛料机(22),经分离的塑胶微粒则以送风机(11)送至双层电动筛(13),经筛选所得的含纱量较少的塑胶粒以送风机(14)送至分离机(16),残留的棉布(纱)再度分离后所得的塑胶微粒即被送风机(17)送至塑胶盛料机(19)而回收。经筛选所得的含纱量较多的塑胶粒则以送风机(15)再回送至微粒粉碎机(8)重新分离,然后再以送风机(9)送入分离机(10),将棉纱及塑胶微粒再度分离及筛选,其最后所得的塑胶粒可达至99%的纯度,亦即棉布可脱除99%。
在前述塑胶皮与棉布的分离过程中,其棉布在脱棉布机中已被大量分离,残余的棉布(纱)则可在以后的分离机及筛选机作适当次数的分离,回收的塑胶粒则可再度制成胶皮,其在质地上、色泽上及使用上与新制品并无二样,且回收的棉纱部份亦可再经加工而作为塑胶的填充料,其方法及装置为前所未见,且具有工业上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五亨,未经徐五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架滚动轴承
- 下一篇:用于涡旋机的动态平衡嵌套式联轴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