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效率的桥式电力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9782.9 | 申请日: | 199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99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冈上千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M5/44 | 分类号: | H02M5/44;H02P7/62;H03K1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曹济洪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效率 电力 变换器 | ||
1、一种桥式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配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阳极和阴极)并具有低导电电阻但无限流特性(图6)的第一开关元件(5),
配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集电极和发射极)并基本上具有恒定电流特性(图2)的第二开关元件(42),
配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阳级和阴极)并具有低导电电阻但无限流特性(图6)的第三开关元件(53),
配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集电极和发射极)、并基本上具有恒定电流特性(图2)的第四开关元件(44),
由第一线路(P)和第二线路(N)构成的一对直流线路(P和N),所述第一线路(P)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元件(51、53)的第一接线端,而所述第二线路(N)被连接到所述第二和第四开关元件(42、44)的第二接线端,
具有第一和第二节点的负载电路(5),将其中一个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51)的第二接线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41)的第一接线端,而将其中的另一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三开关元件(53)的第二接线端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44)的第一接线端,以及
用以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元件(51、42、53、44)的通/断状态的装置(8,9)。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9)包括:
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51、53)之一和流过所述第二和第四开关元件(42、44)之一的电流信息、并提供第一信号(e8)的装置(8),
用于把所述第一信号(e8)的电平与预定的代表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元件(51、42、53、44)中任一的过电流电平(IL1)作比较,并在所述第一信号(e8)超过超过所述预定电平(IL1)时产生第二信号(e102)的装置(102),以及
响应所述第二信号(e102)、用于强制断开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元件(51、42、53、44)中至少两个用以通过与所述预定电平(IL1)相应的过电流的装置(104、10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9)包括:
用于共用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元件(51、53)的通/断状态的装置(106),以及
用于共用控制所述第二和第四开关元件(42、44)的通/断状态的装置(107)。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含(图19):
插入在所述直流线路(P和N)的第一线路(P)和所述第一与第三开关元件(41a、41b)的第一接线端之间,用于防止过电流流到所述第一与第三开关元件(41a、41b)的第一过电流防护装置(31a),以及
插入在所述直流线路(P和N)的第二线路(N)和所述第二与第四开关元件(54a、54b)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用于防止过电流流到所述第二与第四开关元件(54a、54b)的第二过电流防护装置(32a)。
5、按照权利要求4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缓冲电路(图22A至22C),将所述第一端连接到在所述第一过电流防护装置(31a)与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元件(41a、41b)之间的结点上,而将所述第二端点连接到在所述第二过电流防护装置(32a)与所述第二和第四开关元件(54a、54b)之间的结点上。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含:
插入在所述直流线路(P和N)的第一线路(P)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41a)的第一接线端之间,用于防止过电流流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41a)的第一过电流防护装置(31a),以及
插入在所述直流线路(P和N)的第二线路(N)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54a)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用于防止过电流流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54a)的第二过电流防护装置(32a)。
7、按照权利要求6的电力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缓冲电路(图22A至22C),将所述第一端连接到在所述第一过电流防护装置(31a)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41a)之间的结点上,而将所述第二端点连接到在所述第二过电流防护装置(32a)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54a)之间的一结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7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