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光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9876.0 | 申请日: | 199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齐宇庆;乔东明;王凤英;康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宇庆;乔东明;王凤英;康莲芳 |
主分类号: | G06F15/46 | 分类号: | G06F15/46 |
代理公司: | 渭南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水霞 |
地址: | 714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的闪光报警装置,尤其适应于电力、石化、钢铁等部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自动化生产现场的生产过程工艺信号超限报警的微机闪光报警装置。
目前在工业现场使用的工业闪光报警装置,主要有三种:(一)用晶体管分立元件组成的报警装置;(二)用集成逻辑电路组成的报警装置;(三)冲击式继电器报警装置。在报警装置的监测接点信号输入,信号的处理和闪光报警显示基本组成中,上述三种报警装置均程度不同的含有受温度影响的晶体管和高灵敏度的集成逻辑电路,使得报警装置在高温和干扰电压存在时就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作为闪光报警显示,现有的工业报警装置采用的是白炽灯泡闪光报警,灯泡闪光发热及功耗大的问题众所周知,灯泡在闪光的工作状态下,使用寿命短,实际使用中,因灯泡本身的损坏而使报警信号不能报警的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现有报警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闪光报警装置,该装置能可靠的应用于环境温度变化大,有电磁场干扰的场合,并且闪光显示部分寿命大大延长,能适应较大范围的工业生产现场应用。
为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微机系统作为报警装置的控制核心,使报警装置的工作数字化,数字化的信号不受温度和电磁干扰的影响,微机系统既可以采用单片微处理器、程序存贮器、数据存贮器及接口组成的微机小系统,亦可以采用含有程序存贮器、数据存贮器及接口的单片机。利用微机系统的控制方式其报警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由固化在程序存贮器中的软件确定的。软件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为了抗干扰报警装置的输入部分采用了光电耦合器或继电器。光电耦合器或继电器可以传递数字化的信号,同时使信号与微机系统电气绝缘,信号输入电源采用浮空隔离,电源不与大地联接,使干扰进入微机系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另外,对微机系统还设置了硬件复位电路,万一发生干扰,使中央处理器失控,硬件复位将强制中央处理器复位,重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为了降低功耗,减少发热,显示装置采用一种固态发光光字牌取代了白炽灯泡字牌。实施中固态光字牌可以是由发光二极管陈列、外壳、字牌及引线为一体的有机树脂封装器件,这种器件工作电压低、电流小,适宜作闪光光源,必要时可以采用红绿两种发光二极管管芯对应排列,利用适当的控制接线方式,可以使字牌发光的颜色为红色,绿色或黄色(红、绿两种颜色的合成色为紫色)。采用这种发光字牌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其寿命远长于白炽灯泡,同时工作产生的热量很少,属微热器件,使用寿命达一万小时,比白炽灯泡高出一个数量极。
另外固态发光器件还可以采用电致发光板,场致发光板做光字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的元器件数量很少,尤其在报警系统中,报警监测点信号越多,对应于前述三种报警装置的元器件越少,故障率越低。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闪光报警装置原理框图
图2为图1中微机系统7的原理方框图
图3为图2中程序存贮器内软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多路闪光报警原理图。
如图所示,报警监测接点2至少为一个到多个常开或常闭的无源接点,一般是安装在生产现场设备上的超限报警接点。接点信号是无源的,其工作电压由隔离电源17供给。接点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4或继电器输入给微机系统7的输入接口6,使信号输入部分与信号处理部分电气绝缘,降低干扰。无报警信号时,微机系统单元从输入口取来的信号为高电平,判断为不报警,即通过输出接口5发出不报警控制信号,驱动器3处在截止状态声光报警不发生。当发生超限故障时,该微机系统从输入口6取来的信号为低电平,判断为报警并由输出接口5通过驱动器3驱动报警音响18和固态光字牌1闪光报警。
监测人员确认后即可按动消音复位按钮15清除声光报警,光字牌由闪光变为平光。再次检测这个信号时,若其还处于报警状态,则微机系统只向输出口发发光报警控制信号,而不发出报警控制信号。至此即完成了对信号的监视报警功能。
实施中,若有许多监测接点时,相应于每个接点2都有一个光电偶合器4或继电器和微机输入接口6,输出接口5,驱动器3和固态光字牌1,如图4所示。同时还设有提拉电阻19和试验按钮16,复位消音按钮15和音响报警18。
本装置可以适应于一路到多路报警,不受温度和电磁干扰的影响,适应于工业用闪光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宇庆;乔东明;王凤英;康莲芳,未经齐宇庆;乔东明;王凤英;康莲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山羊绒纺织的合毛油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绝缘电码轨道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