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流除尘风机无效
申请号: | 90109881.7 | 申请日: | 199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3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先;范洪滨;张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B01D50/00;B04B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单铸 |
地址: | 43008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风机 | ||
本发明属分离与混合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有除尘功能的通风机。它是在具有各种混流式动叶轮(包括斜流式动叶轮)的新型风机上,率先开发出它潜在的除尘功能,即利用这种风机内气流的空气动力特性,高效地将气流中气载粉尘分离,而发明的一种兼有通风和除尘双重功能的流体机械。
通风机根据动叶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基本上分为离心式、轴流式和混流式(含斜流式)三类,前两类风机,在已有技术中都曾被利用来制成“除尘风机”。混流式风机国外主要用于设计矿用辅助扇风机,国内外都没有用这种风机制成兼有除尘和通风功能的除尘风机。
在已有技术中,所谓除尘风机,常常是在风机上附加各式各样的除尘结构乃至完整的除尘装置以完成其除尘功能,实质上是风机与除尘装置的组合。因此这种除尘风机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在性能上仍然存在所使用的风机和除尘装置各自固有的优缺点,至今难以大量推广使用。例如用轴流式风机制成的除尘风机构造复杂、阻力大、噪声大,离心式除尘风机体积大、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低等。且这两种除尘风机均采用湿法除尘。这些缺点在某些场合如矿井中就成为严重问题,甚至失去使用价值。矿工们难以忍受噪声的刺激,宁愿不用风机,从而产生劳动保护的新问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如下:
1、湿式旋流除尘风机
《工业防尘手册》(P743-744)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198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2、离心式除尘扇风机
《冶金安全》1976年№2、P47-48
3、Engart Dust Extractors Principle of Operation
产品说明书
4、Davidson Wine Fans
1220 mm Dia Weter Nixed Flow Eooster
产品说明书
5、XF45·25-12斜流风机
中国发明专利第26号
除尘风机是为了实现一机两用,减少使用的复杂性和占地,但已有的技术中,都以附加的除尘结构或装置为风机的主要负载,具有较大的阻力损失,风机的有效风量相对地就小,所以能耗大,设备笨重、体积大、噪音也大。现有的除尘风机以湿式为主,不能根据净化对象的性质和工作特性,选择最佳的除尘方式-干式或湿式,也不能在高温或低温工况下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已有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工业上适用的小型化除尘风机,它应当是风量大、风压高、噪声低、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的集通风与除尘双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设备。很显然,用通常的设计思想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本发明摒弃了“组合式”的概念,根据发明目的选择了混流式风机进行研制,因为它风量大、风压高、效率高、且噪声低,基本符合需要。研究发现混流式风机中气流的空气动力特性具有潜在的分离气载粉尘的能力,很值得利用。即空气通过混流式动叶轮后具有极高的旋绕速度(即气流沿风机外壳之内壁作螺旋形运动的速度)和中心部分的气流能向边界流动。这两个特点是轴流式风机所不具备的,因为轴流式风机使气流产生的旋绕速度低,不足以形成分离粉尘(特别是微细粉尘)所需要的离心力,而且它的气流螺旋状前进时呈圆筒状,中心的和边界的气流不能充分混渗,致中心部分气流中粉尘不易被分离。而混流式动叶轮压送的气流,在螺旋状前进时呈空心锥体状,中心部分的气流都能流向边界,极有利于用其强大的离心力分离气载粉尘。根据混流风机中气流的这种空气动力特性,研制成本发明-“混流除尘风机”。本机的除尘功能完全由自身的技术特征所确定,不需要附加复杂的除尘装置,完成了发明任务。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
图1、是纵向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风机混流式动叶轮构造放大图;
图3、是一种风机外壳、动叶轮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4、另一种结构的集尘环剖面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