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拐动棒磨机无效
申请号: | 90110037.4 | 申请日: | 199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8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东;胡传东;施绍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淀中合技术开发部 |
主分类号: | B02C17/14 | 分类号: | B02C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拐动棒磨机 | ||
目前国内外用于粉碎物料的磨机,主要是利用偏心激振块产生的激振,使料筒连带机架在弹簧的支承下一起进行不规则振动。其存在的缺点是参振部件多,易于损坏,能量消耗大,生产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苏联专利局公开的专利号为SU814454专利,公开了一种以曲柄摇杆为主要结构特征的棒磨机,其料筒的运动为周期性摆动,其与以往技术相比,参振部件减少,但是它还存在着以下缺点:1、在曲柄摇杆作用下,由于摇杆的限制,料筒的运动仍未达到理想的圆运动,这就造成磨机速度提高时,振动增大,参振部件易于损坏,研磨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2、只能采取两个料筒平行对称的安装,单个料筒的设置将引起整机运动的不平衡,两个以上料筒的设置,其摇杆的固定安装将产生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带动单个或多个料筒,同时作理想圆运动,并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拐动棒磨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拐动棒磨机,它包括:一个机架;若干个用于盛放被研磨物料的料筒;二个支承架,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一个具有与所述料筒数量相应的偏心拐的主拐轴,其两端分别由所述支承架支承,与所述料筒数目相应的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相应的偏心拐枢轴联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相应的料筒固接;若干活动支承板,其数目为所述料筒的两倍,它们分别固装在所述料筒的两端,在每个活动支承 板上围绕其对应的料筒均匀分布三个或四个活动支承板轴孔;二个支承座,它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每个支承座上具有与所述料筒数量相同的通孔,以该通孔为中心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支承板轴孔相对应的支承座轴孔;若干小拐轴,其偏心量与所述主拐轴上偏心拐的偏心量相同,它们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的活动支承板轴孔和支承座轴孔内。
所述料筒的数量为1-4个。
为平衡料筒在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在所述料筒上装有平衡轮。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以上设计,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采用了双曲柄运动的小拐轴支承,使一台电机可以同时带动单个或多个料筒同时运动,只有料筒及料筒内的介质棒和物料在小拐轴的支承下作理想的圆运动,达到了减少参振部件,降低能量消耗之目的;同时由于整机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状态,所述可以使其以较高的频率运转,而不影响整机寿命,从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向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带动一个料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带动三个料筒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个机架,其上安装两个支承架14、18(如图2所示),主拐轴11两端安装在支承架14、18上,主拐轴11 上设计有两个偏心拐16,偏心拐16通过轴承15与连杆17枢轴联接,连杆17的另一端固定联接在冷却水套12中部的法兰盘22上,(如图3所示),冷却水套12安装在料筒外面,两端开有环形槽28,放入O型密封圈29一类的密封件密封。在每个料筒3两端各设置一个活动支承板20,该活动支承板20分别和上、下料头13、21一起用螺钉27固定联接在料筒3两端的法兰盘30上。两个支承座6安装在机架1上,其上开有两个大于冷却水套12直径加两倍偏心量的通孔4(如图1所示)。以使料筒3在连杆17的带动下无妨碍地转动。在活动支承板20上围绕其对应的料筒3均匀布置四个活动支承板轴孔26,在支承座6上以两个通孔4为中心均匀布置与所述活动支承板轴孔26相对应的支承座轴孔2。小拐轴5的偏心量与主拐轴11上偏心拐16的偏心量相同,将小拐轴5两端分别装入对应的一对轴孔26、2内,在小拐轴5的联接下,活动支承板与支承座6可以相对转动。在小拐轴5和轴孔26,2之间可以放入轴承25、31,使其运转更灵活。电机8安装在两个支承座6顶部的联接板10上,皮带轮9安装在主拐轴11一端,通过皮带7与电机8联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料筒3也可以设计为一个(如图4所示),三个(如图5所示)或四个,当料筒3为多个时,与之相应的主拐轴11上的偏心拐16也应按相应的角度均匀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承料筒3一端的小拐轴5的数目也可以是三个,相应的活动支承板轴孔26和支承座轴孔2也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淀中合技术开发部,未经北京海淀中合技术开发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10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势能发电的方法
- 下一篇:喷墨印刷设备的油墨供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