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植物杀菌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10303.9 | 申请日: | 199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文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末洙,贾乐强 |
地址: | 15001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植物 杀菌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植物杀菌剂品种繁多,如国产的有抗枯灵、农抗120、农利灵、DT杀菌剂等,进口的有甲基托布津。这些杀菌剂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杀菌效果比较好,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生产印制电路板废水和废皮角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植物杀菌剂,使该杀菌剂具有多功能,同时还可解决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多功能植物杀菌剂为镁、锰、锌、铜氨基酸络合物混合物的水溶液,该杀菌剂中镁、锰、锌、铜离子的含量是Mg+22~4克/升,Mn+24~6g/l,Zn+27~9g/l,Cu+210~15g/l。
本多功能植物杀菌剂中加入该重量0.5~1.5%的助剂,助剂是聚乙烯醇或异丙醇。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取生产印制电路板产生的废水150~200公斤,加入25~30公斤浓硫酸反应,当PH值达到5~6.5时开始静止沉淀24~36小时后,将上清液抽出保存。
2、剩余的沉淀物中继续加入20~25公斤浓硫酸,使沉淀物全部溶解,即为硫酸铜溶液。
3、称取45~50公斤清水投入水解罐中,再加入35~40公斤浓硫酸加热至80~90℃,然后加入75~90公斤废皮角,继续升温至100~110℃反应8~10小时,即为混合氨基酸溶液。
4、称取硫酸镁10~15公斤,硫酸锰25~30公斤,硫酸锌30~35公斤,分别加入上清液溶解备用。
5、称取150~200公斤生石灰,加入250~350水消化,调成石灰乳。
6、开动上述水解罐搅拌器,将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依次加入罐中,然后逐次加入石灰乳反应4~6小时,PH值达到6~7为反应终点,然后过滤。
7、将过滤之后的溶液放置沉积24~30小时,抽出上清液加入该重量0.5~1.5%的聚乙烯醇或异丙醇。
印制电路板是将压在绝缘体两侧的铜箔或镀在绝缘体两侧的铜,用碱性氯化铜蚀刻液腐蚀的方法制成的。因此该工业生产下来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碱性二氯四氨络铜,该废水化学成份为含Cu120~130克/升,含NH4Cl240~270克/升。
铜离子具有抑菌和杀菌的功能,铜离子进入植物体后,可抑制菌体的有氧呼吸作用,使菌体缺氧而致死或使病菌生命活动受阻,以致于使病菌自身中毒而死。另外,动物皮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植物能够吸收的混合氨基酸。混合氨基酸易被植物吸收,又能重新合成植物蛋白质。
本发明的产品及方法在各步骤中的反应机理如下:
往印制电路板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废水中的碱性二氯四氨络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沉淀和硫酸铵及氯化铵混合溶液,反应式如下:
将反应物的上清液抽出之后再加入硫酸,碱式硫酸铜进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反应式如下:
废皮角用硫酸水解,可使蛋白质水解成混合氨基酸,化学反应式如下:
为了满足植物生长中所需的微量元素成份,用硫酸铵水溶液,分别溶解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依次加入混合氨基酸溶液中分别反应生成了以镁、锰、锌、铜离子为中心离子,氨基酸作配位体的稳定的镁、锰、锌、铜氨基酸络合物,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反应物中的酸用石灰乳中和,最后加入助剂是为了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的附着力及渗透力,使药液附着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利于提高药效。
本发明的多功能植物杀菌剂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多功能植物杀菌剂的主要原材料为生产印制电路板工业产生的废水和皮革产品工业剩下的废皮角,因此,可消除这些工业领域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可变废为宝。
2、本多功能植物杀菌剂以植物防病、治病为主,同时兼有促早熟、增产、抗寒作用,其防病、治病效果优于其他杀菌剂,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a、防病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文,未经王秀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10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