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切竹机无效
申请号: | 90200157.4 | 申请日: | 199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富;牟维举;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L5/06 | 分类号: | B27L5/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万县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四川省万县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式切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式切竹机,主要适用于生产竹材碎粒板的切片工序,即把竹子或玉米秆、棉秆等茎秆类物料切断成一定长度的片状,也可用于造纸行业的切竹作业。
在现有技术中,如北京水工机械厂生产的B×243鼓式切竹机,该机的刀辊上对称装着两把动刀片,机体上装有一把定力片,动、定两刀片刃口间的工作间隙,按设计要求为0.3--0.8毫米。由于机器结构的限制,调整上述间隙十分麻烦:只有当动刀片位于上方时,才能拧转刀鼓紧定螺钉将其固紧,然后再将动刀片旋至下方与定刀片对齐,从机体侧板上的观察孔目测其刃口间的距离,或由另一人用塞尺实测其间隙。若此间隙达不到要求时,又需将动刀片旋至上方进行调整,再旋至下方进行测量。如此循环,往往要重复2--4次才能调整合格。装刀时间长且精度低,两把刀的间隙很难调整一致,至使切出的竹片长短不一。为此,该机设有一个包角为120度的方孔筛板,使长度超标的竹料,由动刀片带回至定刀片处再次切断,但合格率仍不理想(约90%),而且增设筛板后,增加了出料阻力,至使粉末含量上升,材料利用率下降,机器负荷加重,大约每隔一小时就需停机一次,取下筛板排除阻塞物,否则机器将无法正常作业。电机频繁启动,既增加能耗,又降低生产率,并加重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高效节能、调装方便的鼓式切竹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鼓式切竹机,包括喂料槽、销轴、下喂料辊、上喂料辊、电机、刀辊和机体墙板,刀辊下面设有由支承板、刀片及隔板组成的刀架。两侧墙板上设有对刀杆,回位弹簧,支承座和调节螺钉组成的对刀装置。
刀架的支承板、刀片及隔板之间成刚性连接,刀片之间以及隔板之间成等距分布,刀片与隔板相交形成漏料孔。刀片的刃口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刀片的楔角趋于90度。两个支承板上均布若干供安装及调整用的通孔,以便用螺栓将刀架安装在机体两侧墙板上。对刀装置的两个支承座分别固定在墙板两侧,调节螺钉和回位弹簧位于对刀杆的两端,在螺钉和弹簧的作用下,对刀杆可在支承座内自由移动。两个支承座上K点的连线到刀轴中心线的距离与定刀片刃口到刀轴中心线的距离相差小于1毫米。
本实用新型经实施证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生产率高。增设对刀装置后,装刀时间缩短2/3。用刀架替代筛板后,不需停机排除阻塞物,每班节约辅助时间一小时。两项相加,可提高工效20%。
2.竹材利用率高,粉末含量下降5%。粉末在后面几道工序中将白白损失掉,降低粉末含量就能提高竹材利用率。
3.能耗省。现有技术因筛板阻塞,每班约需停机八次排除故障,使机器在重负荷下间断作业,因而能耗较大。本机在无阻塞的情况下连续作业,负荷较轻,故能耗较小。
4.加工质量好,竹块合格率提高10%以上。
附图1为刀辊、刀架、对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架B向展开图。
图3为对刀装置D-D旋转图。
图4为整机外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