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环脊柱固定棒无效
申请号: | 90200221.X | 申请日: | 199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0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汪键;杨中和;马兆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曲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明华,郎正德 |
地址: | 云南省曲***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固定 | ||
一种活环脊柱固定棒,用于脊柱骨折手术后的内固定。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脊柱内固定的器械,如鲁格氏固定棒等,在临床应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置棒不方便、弯棒困难、置好的棒体容易翻转以及整体缺乏纵向支撑力而使固定作用差的缺点。而且棒体翻转后,就有可能刺破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棒容易,置棒及捆扎方便,不会翻转、纵向具有支撑力,整复固定效果好的活环脊柱固定棒。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由端口带有螺纹且平行的U型棒体、活动支撑挡及螺母构成可调的环形机构。
U型棒体是用φ7mm的医用不锈钢线材弯制而成,棒体的长为200-250mm,宽为20mm,开口端上螺纹的长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弯棒操作容易,置棒及捆扎方便,对脊柱有纵向支撑力,棒体与脊柱成面接触固定而无棒体翻转的可能,整复固定作用较好。
图1为活环脊柱固定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环脊柱固定棒在脊柱骨折手术固定中的示意图。
结合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用φ7mm的医用不锈钢线材制成长250mm,宽20mm,开口端各有50mm长螺纹(4)的U型棒体(3),再制与之配套的活动支撑挡(1)和两枚螺母(2)。结合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脊柱整复减压毕,在损伤的脊柱节段上下各1-2个椎体棘突间隙切开棘间韧带,在上下位棘突根部用鹰咀钳咬一切迹,根据脊柱生理弯曲及手术需要,将活环脊柱固定棒(3)的两支棒体弯成适当弧度,旋动螺母(2),使活动支撑挡(1)在U型棒体(3)上的位移距离与被固定的脊柱段同长度,多余长度棒体上的部份螺杆剪去,再将支撑挡经上下棘间韧带切口置于棘突根部切迹内,按鲁格氏棒手术方法用椎枚下钢丝或横突钢丝绑扎棒体,用钢丝或粗丝线修补切开的棘间韧带。顺时针方向交替旋动螺母,活动支撑挡在螺母作用下位移而使活环固定棒体对脊柱产生适当的纵向支撑力,手术后的内固定即告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曲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曲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