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优质矿泉水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0405.0 | 申请日: | 199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毅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毅弘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1/32;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优质 矿泉水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水处理设备。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供饮用的自然界甚至自来水的水质普遍下降。开发利用天然矿泉水是人类获得洁净而有益健康的饮用水的一个途径。但由于可供饮用的天然矿泉水的资源有限,人们通过采用不同水处理方法得到可供饮用的优质饮用水。近年来各种 类型的小型水处理设备先后问世,倍受人们欢迎。但这些设备大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螺旋形净化器,通过延长净化路程改善净化效果,但也增加了制造工艺的难度;常规的紫外线灯消毒,消除了碘消毒的异味,但耗电过多;采用能阻挡1/10微米大小病毒的合成薄膜过滤效果虽佳,但城市供水紧张和过高的造价限制了它向家庭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而功能得到加强,对水源压力无要求的、价格又低的适宜于家用的优质矿泉水发生器,这种矿泉水发生器可以方便地提供直接饮用的洁醇、甘甜、能治病、强身、益智的优质矿泉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家用优质矿泉水发生器,包括外壳,壳内的泉化、灭菌及磁化机构、进水管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泉化机构是位于矿泉水发生器上层的套筒式泉化器,该泉化器包括位于泉化器中心的净化层,位于净化层外围的矿化层、矿化层外围的水道以及筒体两端的尼龙网层和上、下分流盖。所述的灭菌机构是通过导水管与泉化器相连通的溢出式紫外线灭菌器,该灭菌器包括内壁呈镜面的弧形灭菌室以及室内的盘形紫外线灯管。可述的磁化机构是通过导流盖与紫外线灭菌器相连通的竖式水轮磁化器,该磁化器包括与灭菌室底部排污管、排污阀门相连通的中空的水轮轴以及装有高磁能积永磁体的水轮叶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泉化器,由中心向外分成三层,第一层是净化层,旨在脱除待处理水中的各种杂质,通常选用细粒活性炭做为净化剂,最好选用椰壳活性炭,这种活性炭强度大,内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透水性好,对于水中的有机、无机,离子或非离子型杂质都有比较好的吸附能力,因此选用椰壳活性炭,不仅净化作用好,而且使用寿命长,容易再生。第二层是矿化层,矿化层的上层填充有人工配制的天然矿物复合体,通常根据待处理的水质选择不同的天然矿物复合体,以补充人体必要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矿化层的下层填充麦饭石细粒,麦饭石不仅可以吸附待处理水中的汞、铅和镉等致癌元素,而且可以提供锌、锗和铂等抗癌元素。第三层是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灭菌器最好选用盘形紫外线灯以及内壁呈镜面的弧形不锈钢灭菌器,可以选用例如型号为ZWH(R)10,最大盘直径D为57±2mm,功率10W,平均寿命约为3000小时的盘形紫外线灯。弧形灭菌室可以选用0.3mm不锈钢薄板制成,内表面呈抛光镜面,底部放置盘形高压紫外线灯管。水由灭菌室底部进入,上升直至顶部溢出,这种逆向流动使水在灭菌室内得到紫外线的充分照射,灭菌彻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化器由垂直安置的水轮和导流盖组成。可选用塑料制水轮叶片,叶片上设置有永磁体,例如钕铁硼永磁体。水轮轴为中空轴,其上部和灭菌室底部排污管相连,下部和排污阀门相通。由灭菌室顶部冲下的水流在推动水轮迅速转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磁化,视水质情况可随时开启排污阀门排污。
本实用新型的矿泉水发生器可以直接附在自来水管上,随开随即可供饮用,对自来水压无一定要求,而且体积小,成本低,适于家庭普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矿泉水发生器采用以较厚的优质活性炭净化层和溢出式紫外线灭菌器,而且套以便于监视的透明无毒有机玻璃外壳,灭菌彻底,因此经处理过的水,水质洁净,既无有害杂质也无毒。
本实用新型的矿泉水发生器通过选用麦饭石及复合矿化体对水进行矿化处理以补充多种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并采用水轮式钕铁硼磁化器对水进行磁化处理,因此水质优良。其治病和健身作用,具有医疗实用价值。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家用优质矿泉水发生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毅弘,未经石毅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