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压式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0200564.2 | 申请日: | 199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70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式敏 |
主分类号: | F16L21/04 | 分类号: | F16L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压式 管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配管连接用的锁压式管接头。
目前,用以提供配管连接的方法及配件很多,常因配管的材质及管壁厚薄不同,产生极大的差异性,但仍以接头锁接及焊接方式最为常用。但是,此接头锁接方式在管壁薄时,对于末段锁结用的螺纹段加工极为困难不便,而焊接方式也因管壁薄必须具备极优秀的焊接技术才行。因此,就有较前面所述更先进的管接头公开使用。其中,以一种叫锁逼咬合式管接头最具代表性,它主要包括有一本体及两个锁固用螺帽,再配合内推挡块及套筒共同组成,虽具有较前述更便捷锁结及稳固密封的功效,但在制造上及使用上仍存有下列弊端:
1、加工精密度要求层次高,形成加工的困难,而使不良率提高,相对地降低锁结连接的密封度,不仅难以符合经济制造要求,而且常造成锁接部位渗漏的毛病。
2、锁结时套筒受内推挡块推压作用产生变形,而对配管束合夹紧,并使套筒中端拱起。因此在配管衔接不良时,得重新拆除管接头,常用套筒对配管钳紧,而增加取下的困难度,或因夹持过紧,预以破坏,使该套筒不得重复使用,必须更新,更有因套筒拆除不当连带破坏配管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简易锁结连接配管组合,并能达到稳固紧迫密封的止漏功能的锁压式管接头,该管接头具有摩擦阻力小,易于拆解分离的优点,以达到省力操作及重复使用的实用经济效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锁压式管接头,主要包括一锁结头本体,两端分别套结一组密封装置,再配合一对锁固螺帽锁结固定,并能由锁接头本体与固螺帽相对内侧所设的扩大锥斜口,对密封装置两端锥斜导面锁压推进迫紧,以产生相对连接的配管紧迫密封,以达到配管绝对密封止漏的锁接效果。
下面列举一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介绍部件特征及其所产生的特殊功能。
图1是锁压式管接头分解示意图。
图2是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该锁压式管接头联结配管的示意图。
首先参见图1,一种锁压式管接头,主要包括有一锁接头本体2,一对紧固螺帽3以及一对密封装置4等部件,其中锁接头本体2中间部位设有支持部21,左右延伸一对具有螺纹段的导接管22,两个导接管向外尾端形成扩大锥斜口23。
锁固螺帽3具有一内螺纹段31,以便与前述的导接管21螺结,并于内侧设有一与前述锁接头本体2内侧扩大锥斜口23相对应的扩大锥斜32,另于扩大锥斜口32较小端部形成一透孔33,以供配管P由此拴插透入锁接头本体2的导接管22内。
参见图2,密封装置4由一密合封环41两端分别套结一锥型迫紧环42组成。其中,密合封环的两端处倒角形成外锥面411。而锥形迫紧环42呈中空锥体,其外径表面为锥斜导面421,与前述扩大锥斜口32、23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于大端内侧面设有锥形座口422,与密合封环41的外锥面411配合,产生较大锥斜面相互套合。
参见图3。锁接头本体2与锁固螺帽3螺接,于内侧的扩大锥斜口32、23之间结合有密封装置4,而该密封装置4又以两端锥形迫紧环42的锥斜导面421分别与扩大锥斜口23、32相对,并于内侧的锥形座口422套结在密合封环41两端之外锥面411个,依此构造所组成的管接头,在所提供的配管P由两端的锁固螺帽透孔33拴插入锁接头本体2的导接管22后,可由锁固螺帽3对锁接头本体2螺结锁迫紧配管P,再配合锥型迫紧环42外端锥斜导面421与扩大锥口23、32密贴紧制,内侧锥形座口422与密合封环41两端外锥面形成锥形面贴合密封,因而能达到以下功效。
1、锁接头本体2与锁固螺帽3不直接迫锁密合封环41,而是以密合封环41两端锥形迫紧环42相对推进,具有均等受力,以减少摩擦阻力及变形的发生,因而具有轻便省力锁结组合以及重复使用的优点。
2、密封装置4是由两端锥形迫紧环42的锥形导面421接受锁接头本体2及锁固螺帽3内侧的广大锥斜口23、32相对压制,而使锥倾导面421与扩大锥斜口23、32产生第一道密封的锥斜环面;另外,密合封环41两端外锥面411则受锥型迫紧环42内侧的锥形座口422相对压制迫紧,而形成第二道密封的锥斜环面;而且,密合封环41及锥形迫紧环42受锁固螺帽3的迫锁,而对配管P表面束合迫紧,由此能达到完全彻底锁接密封止漏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式敏,未经谢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扭矩扳手检测器
- 下一篇:烤肉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