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式字钉型手戳无效
申请号: | 90200592.8 | 申请日: | 199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392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电部邮政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 |
代理公司: |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凌艾丽,孙淑婕 |
地址: | 北京市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式字钉型 手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日戳类印章,具体地说是一种自适应式的字钉型手戳。
目前使用的铅字字钉型手戳,戳柄与戳面为刚性连接,在进行大批量作业时,由于要求高速度,以及盖章时不易掌握戳柄的垂直,致使戳面同被盖物品往往难以保证全面积平衡接触,故盖出的戳记内容常大量丢失。如被盖物本身凹凸不平或物件内部虚实不匀,盖出的印记更易模糊不清,若要求提高质量,则又可能降低速度。此外,当工作量大,冲击强度大、频率高时,还会出现字钉断裂、掉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盖戳时可根据被盖物状态自动调整适应,使戳记与被盖物达到全面接触且字迹清晰的手戳。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部分是戳柄、戳颈和戳头,由戳颈将戳头相连。手戳包括字钉1、戳头2、垫片3和4、戳颈5、防护套6、簧托7、弹簧8、弹垫9、限位栓10、戳柄11。利用戳柄内的压缩弹簧和戳颈内垫片的作用,使手戳在操作时具有缓冲功能而便于适应不同状态的被盖物。戳头端面的字钉孔和镶嵌入的字钉之间保持动配合,字钉具有限位结构。利用盖戳操作提、放运动引起字钉的惰性和惯性运动,使字钉可根据盖章状态和操作要求凹进和凸出,保证戳面同被盖物间的平衡接触。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图1是手戳剖面图。
图2是手戳头端面图。
结合图1,戳柄11内装有压缩弹簧8,限位栓10从弹簧中心穿过,限位栓的顶端拧入戳柄顶部螺旋孔内,其尾端装在簧托7中心的凹孔内,并可在其内活动。簧托呈阶梯形,中央凸出,中心有孔,其外沿托起弹簧8。簧托下方有防护套6,其周边遮盖内部,底部起垫片作用,防止限位栓螺钉13松动。戳颈5是连接戳头和戳柄的部分,内有螺纹,装有字钉的戳头2拧在其上。戳颈内可以放入由软质非金属材料成型的垫片3、4,起缓冲和调整字钉活动范围的作用。垫片3的直径小于戳头上端内孔直径,垫片4的直径大于戳颈5下端螺纹内径,以便在拆卸戳头更换字钉时不致掉下。
结合图2,戳头由戳头端面12和可灵活镶入的字钉1组成。戳面开有字钉槽孔14,槽孔形状与所需用字钉相吻合。槽孔略大于字钉,两者保持动配合。字钉尾部有突尾16(见图1),起限位作用,使其只能在槽孔的一定范围内活动。
本手戳的原理是:1、当手戳柄自由提起,向下盖戳的瞬间,所有字钉的下端面均可凹进戳头端面,利用字钉本身的惰性,保证了当盖到物品上时,是戳头端面先接触到物品,而字钉的下端而后接触到物品。也就是说,由戳头端面先把物品压实之后,字钉端面再将戳记内容冲击至物品表面上。不产生通常字迹与被盖物之间的摩擦,从而保证了戳记的清晰。
2、当手戳盖到被盖物品的瞬间,由于字钉本身的惯性,所有字钉的下端面均可凸出戳头端面,保证了字钉端面接触物品表面不受戳头端面局部接触物品的限制。如果戳头平面的某一局部接触不到被盖物的表面,而这一局部的内容字钉却可以凸出冲击至被盖物表面,从而提高了对被盖物表面凹凸不平的适应性。
3、当手掌握平衡有偏差时,戳头端面不能同时接触被盖物平面,则靠戳柄与戳颈间弹簧的变形,使戳头下端面以先接触被盖物侧为支点,然后迅速偏转至整个端面均接触到被盖物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戳记清晰、完整,克服了过去存在的印记模糊和丢字问题,由于戳柄与戳头间有弹簧缓冲,还减轻了对被盖物的损伤,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对部分邮件邮戳的实验统计,现行邮戳所盖的邮件53%有漏字,戳记模糊者尚末计在内,而用本手戳,戳记完整清晰者达95%以上。本手戳适用于邮电系统以及其他有大批量盖戳业务并对戳记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部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电部邮政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邮电部邮政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切换定位喷吹清灰装置
- 下一篇:生理节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