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多功能驱动齿轮无效
申请号: | 90200654.1 | 申请日: | 199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2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千孙;江祖芳;黄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千孙 |
主分类号: | F16D41/24 | 分类号: | F16D4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三明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多功能 驱动 齿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产品中的摩托车部件。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尤其是50cc系列的摩托车(包括国产与进口产品),其驱动齿轮只具有单一的传动功能,变速机构靠无级变速。该摩托车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社会拥有量大;但同时也存在着耗油大,机损快和操作不够灵活等缺点。其原因有:1、由于该车设置了无级变速装置和飞溅式离合器,所以只能设置一个手动空档拨叉供扶行和下坡滑行用,驾驶起来则不便操作。2、驾驶中在1的设置条件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就必须始终不停跟着工作和运转,这就必然带来了机损快和油耗高的弊病。3、该发动机属风冷式,在气温较高时由于连续工作无法得到短时间休息降温,这样也容易产生机温偏高,加快机损,增大油耗和马力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摩托车多功能驱动齿轮,它可安装在反冲起动摩托车上,链轮起动摩托车改为反冲起动后同样使用。尤其是50cc反冲起动摩托车使用后效果更佳。本多功能驱动齿轮装在摩托车后可使其省油,降低机损和增加该车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由轮座、轮齿圈、左右轮盖、棘爪等组成了含有多功能的驱动齿轮,用以代替单一功能的驱动齿轮。轮座的外沿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弹簧和棘爪;轮齿圈外沿设有传动齿,内圆上设有棘齿。当轮齿圈外沿的传动齿尚末接受传动时,轮座可随驱动轮自由滚动,这时弹簧虽使棘爪弹起,但棘爪只能从棘齿的面上滑过,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了离合空档的功能。当轮齿圈接受功力传动并使其传动速度等于驱动轮时,轮齿圈上的棘齿与轮座上的棘爪相吻合使轮座和轮齿圈成一整体一道转动。
这样摩托车连续行驶起来可在平路上和下坡中降低油门至怠速(必要时可以熄火)滑行,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能得到短时休息降温,这是省油降机损的主要原因。
本实用新型研制成功后已试运行千余公里,同时在复杂道路上行驶、装载、爬坡和半坡起步等试验均无付作用,同样消耗三公升汽油比不用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可多行驶35公里左右,油耗可降低25%以上,同时机损也随之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它由轮座2,轮齿圈5,右轮盖1,左轮盖8,弹簧3,棘爪4,钢珠6,调整环7等组成。轮座2上有花键孔用以将轮座装在驱动轴端上,在轮座2的外沿上相对180°铣有两个凹槽用来固定弹簧3和棘爪4,弹簧3用来弹起棘爪4;轮齿圈5的外沿上设有传动齿用以接受外力的传动作用;轮齿圈5的内圆上每隔18°设有一个棘齿,棘齿和棘爪4共同来吻合轮齿和轮座一道工作;当轮齿圈5停止运转或转速小于轮座2的转速时,这时轮座2虽在运动,但装在轮座2上的棘爪却只能从轮齿圈5内的棘齿面上滑过,因此这时棘爪虽在运动却不起吻合作用,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离合空档的功能,也是摩托车扶行和驾驶中滑行的必备条件。反之当轮齿圈5接受发动机的传递功力使轮齿圈5转速等于轮座2时,轮齿圈5上的棘齿带动装在轮座2上的棘爪4使轮座2与轮齿圈5相吻合而一道运转。
左轮盖8和右轮盖1分别用正反牙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轮座2的左右端用以固定轮齿圈5,钢珠6用来减少轮齿圈5与左右轮盖间的磨损,调整环7用来调整轮齿圈5与左右轮盖间的间隙。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传动,离合和空档的功能,与原摩托车驱动齿轮所具有的单一传动功能相比就具有了省油和降低机损等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功能,从而增大了摩托车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可用各种钢铁材料制成,部份零件须经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千孙,未经周千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