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自动探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0863.3 | 申请日: | 199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电部一公司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D06H3/12 | 分类号: | D06H3/12 |
代理公司: | 水利电力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宝新 |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东***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自动 装置 | ||
一种可以实时控制织机的智能化装置。
现国内使用的织机,因没有自动探纬装置,需人工对飞梭用纬进行探视、停车,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处理余留小纱把,相对减少了查验布时间。
部分已投入使用的光电探纬仪,需人工复位,无信号灯指示,操作较繁,执行机构耗电量高,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探纬装置,以消除余留小纱把,节约原材料,减轻档车工劳动的强度,改善环境,降低能耗,延长织机制动等部件的维修周期。
多功能自动探纬装置具有光电探头电路(11)、位置传感器(12)电子停经排(13)、信号灯(15)、电磁铁联接器(16)、辅助开关(17)组成的4套测控部件,每套的组成和联接方式相同,按图1的联接方式组合,装于4台相邻的组机上,实现一台装置实时控制4台织机。完成探纬探经,马达空载延时自停。
装置须采用图3所示型式的光电探头座(23),联同光电探头,装于扣座的一侧,纬纱管使用根部开有长孔类型的,木梭开孔与纬纱管长孔对齐构成一透光通孔。飞梭往复穿过探头时产生间断遮光效果,纬纱将尽通孔外露,遮光间隔相对缩短。微处理机利用程序判断此间隔变化情况,即可判别纬纱是否将尽,随即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装置的测控部件经光电探头电路(11)、位置传感器(12)、电子经停排(13)、附加开关(17)、输入电路(3)、接口(2)、送至微处理器(1),微处理器对各接口分时扫描、检测、读入各口上的时态值,并分别进行独立的信号处理。
装置采用电磁铁联接器(16),连同马达控制开关箱内的辅助开关(17),执行织机和马达的启停,(16)做为机电组合部件,通过原织机的经停杆相联,充分利用了电磁铁吸合行程大(比原机械方式)动作可靠的特性,又克服了机械制动调整量小,易磨损机件之不足。
装置的位置传感器(12)和信号灯(15),组成了监测指示织机运行状态信号,4台车的位置状态信号由微处理器实时读入,分别处理,确定各车马达是否空载,达空载超时发出停马达信号指令并给出灯光指示。
为了确保装置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工作,装置设有一组由IC组成的高抗干扰复位电路(10),电路构成见图2,配合软件抗干扰程序,以保证装置的正确无误的工作。
本装置可在环境恶劣的织机上工作,可靠断经停车减少织次率。能够实时监测马达运转状态,具有空载适当延时自停马达功能和通过车前附加开关实现再启动,降低能耗,为国产设备改造挖潜、革新提供了方便。
图1是自动探纬装置的系统结构框图,其中(1)是单片微处理器、(2)输入输出接口、(3)输入联接电路、(4)输出驱动电路、(5)电源、(6)程序存储器、(7)地址选通器、(8)自动复位电路、(9)闪光发生电路、(10)抗干扰电路、(11)光电探头、(12)位置传感器、(13)电子经停排、(14)马达、(15)信号灯、(16)电磁铁及执行机构、(17)附加开关、(18)光电流控制电路、(19)其它三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图2是自动探纬装置的自动复位电路。
(20)74LS123芯片、(21)光电耦合器ψN32、(22)1/6施密特触发器(I<40/06)。
图3是自动探纬装置的光电探头座示意图,(23)探头座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电部一公司科研所,未经邮电部一公司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大流量手动油脂注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