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1379.3 | 申请日: | 199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8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民;王利民 |
主分类号: | G01V1/16 | 分类号: | G01V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03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报警装置。
现有的地震报警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于民用,曾有人申请的GK87105023地震微感报警器仍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民用的地震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报警装置由地震探测装置、报警器和壳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地震探测装置由纵向弹性元件、可调电极、环形电极构成,纵向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固定一个可调电极,该电极下连接一个重锤,环形电极固定在壳体上并套在可调电极上,可调电极与环形电极之间有间隙并接报警器的电源回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地震时地壳的水平震动或竖直方向的震动通过报警装置的壳体作用到纵向弹性元件上,固定在该元件上的可调电极及重锤随着摆动或上下振动,活动电极便与环形电极相接触,报警器的电源回路导通,报警器发出地震警报。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震探测装置的结构图及与报警器相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调电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电路图。
参照图1,地震报警装置的壳体1固定在墙上或地面,纵向弹性元件弹簧2的上端固定在壳体1上,弹簧2的下端固定可调电极的螺杆3,可调电极的两个螺母4拧在螺杆3上,螺杆3的下端连接一个重锤6,环形电极5固定在壳体1上并套在可调电极的螺杆3上,夹在两个螺母4之间,环形电极5与可调电极的螺杆3和螺母4之间有间隙,旋动螺母4可调节两电极之间竖直方向的间距。环形电极5和可调电极的螺杆3用导线接报警器7的电源回路A和B端。
当地壳震动时,其震动通过壳体1和弹簧2传给可调电极的螺杆3和重锤6,重锤6和可调电极作水平方向的摆动或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调电极与环形电极5接触,报警器7的电源回路导通,报警器7报警。
图2中:可调电极由锥形螺母8拧在螺杆3上构成,旋动锥形螺母8可调节可调电极与环形电极5之间的间距。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报警器是由继电器15、(附常开触点16)、开关14、扬声器10、电源17和振荡电路构成,开关14接继电器15的电流线圈,开关14、继电器15、继电器常开触点16和电源17组成电源控制回路。合上开关14,当可调电极与环形电极5相接触时,电源17的电流通过继电器15,继电器15的常开触头16合上电源回路导通,振荡电路便工作扬声器10报警。打开开关14便切断扬荡电路电源,扬声器10停止报警。
可调电阻13、晶体三极管11、12和电解电容9构成实施例的振荡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民;王利民,未经王建民;王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1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磁力支架
- 下一篇:能测多种规格、型号集成电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