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隐形栓锁无效
申请号: | 90201637.7 | 申请日: | 199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丁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丁财 |
主分类号: | E05B63/00 | 分类号: | E05B63/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县乌***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隐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门或者窗的插销机构,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拉叠式铝门窗的隐形栓锁。
早期的门窗一般采用一种拉式叠合式样,如早年的木制拉门窗和今日盛行的铝制拉门窗,然今日现代建筑中所用门窗,取其不占用转动空间的优点,皆采用拉叠式的铝门窗。早期的木制拉门窗关闭锁合时,采用插销式的插棒或者插片。铝门窗问世后,人们又发明了半月形的压转钩合式的扣锁,其形状突出门(窗)框之外,不仅有欠美观,而且又防碍了交通产生障碍,尤其是门,极易擦撞通过行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巧妙,造型美观的隐形门窗栓锁,以适应拉叠式铝门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控制杆2带动公锁钩6动作,实现与母锁钩的勾合与脱开。控制杆2为一变径圆柱体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直径较细。在前段较适宜的位置上一体成型突出一调整栓柱2-1,控制杆2的末端设置一固定卡黄槽2-2,固定卡簧槽为一圆周环形凹槽。控制杆2的后段直径较粗,其最末端一小段刻制粗纹,利于手指捏住以便转动,本实用新型称之为转向柄3,在转向柄3的适中刻有一附着彩色的顺向直痕作为方向标记4,用于判定控制杆2的位置或者选择定位。
控制枢头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托方块1-2,其造型为中间带有凹缺,作为控制杆2的伸缩空间,其中心开有一透孔,两侧凸台部分各设一螺孔,用紧定螺钉将其固定于铝门窗框。另一部分为一体成型铸于固定托方块1-2中心的圆形套筒状的定位套筒1-1,与固定托方块的中心孔相通,该定位套筒一侧刻有破开的状缺口作为定位套筒1-1的控制通路1-4。
公锁钩6为一片状前端设有一三角形宽面钩,后端平板段的宽度略小于固定托方块1-2上凹缺的宽度。母锁钩为一L型摺角的板状体,平伸段较长,于中心挖一长方形孔,孔的前边框平面为斜坡状结构,后摺角(向上)较短,其中左右平分制两孔,用螺钉将其固定于铝门窗框。
本机构的装配关系参见图1,控制杆2的前段(细段)套装有弹簧5,然后将其插装入已固定于铝门窗框上的控制枢头1中,调整栓柱2-1则置于定位套筒的控制通路1-4中,最后将固定卡簧片1-3卡装入控制杆2末端的固定卡簧槽2-2内作为轴向定位,使之成为稳定一体,而不脱落。母锁钩则固定于另一铝门窗框上。
当调整栓柱2-1经由控制杆2按下转至型缺口A的位置内,公锁钩6向外即脱离与母锁钩8的勾合,此时门窗可自由开关;若按下控制杆2将调整栓柱2-1转至中心顺向缺口B的位置时,因控制杆2上弹簧5的反压力而向后拉紧控制杆2,使调整栓柱2-1沿中心B缺口向后,此时,公锁钩6与母锁勾7成一直线位置,当门和窗闭合时,公锁钩沿母锁钩斜坡滑动而勾合,在弹簧5的作用下使其合而不开。当需开启门窗时,用手指按下转向柄3使两钩脱离。当家人外出或夜晚需关锁门户时,将控制杆2压下,将调整栓柱2-1转至缺口C的位置时,将两锁钩勾合锁死,不论在内或者在外均不能开启门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明显优点:
(1)克服现有技术中插销或转盘式开关器不美观,不耐用,有防碍的缺
陷;
(2)为隐形构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适合于现代建筑门窗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为内控式,可分段作用安全可靠。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为控制框头,1-1定位套筒,1-2固定托方块,1-3固定卡簧片,1-4定位套筒上的型控制通路,其中A自由开关位置,B控制开关位置,C关合锁定位置。
2控制杆,2-1调整栓柱,2-2固定卡簧槽。
3转向柄,4方向标记,5弹簧,6公锁钩,6-1公锁钩透视图,7母锁钩,7-1母锁钩透视图,8铝门窗框,9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丁财,未经陈丁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1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外检测电度电量的装置
- 下一篇:多用鱼眼形活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