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血时间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90201688.1 | 申请日: | 199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儒鸿;蔡思新;王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平阳县微机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兆林 |
地址: | 32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血 时间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设备,特别是凝血时间测定仪。
以往在研究所、大专院校和医学医疗部门的生物医学实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以及医院常规检查中,大量地进行着对人或动物的血的凝固能力测试。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肉眼观察、手动计时,数年前相继有多种凝血时间测定仪,但都是采用勾丝法、滚球法与磁片旋转法精度差,对凝血因子有损害。其中特别会破坏血浆中的纤维蛋白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最新的光度法凝血时间测定仪,精度高,测定速度快,能自动显示处理结果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以国际上先进的光度法作为血凝固度采样方法,即利用红外发光管所发出的红外光线通过血样时,由于血样凝固度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清浊度所引起的透过血样的光强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使接收装置硅光电池产生变化的信号,这就是凝结度信号发生器的作用,然后经采样保持电路到信号放大器放大整形,再经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也就是经过模数转换电路。最后送入微计算机进行处理。当然血样要恒温环境,所以配量恒温控制电路,微计算机处理还要配备凝血机制种类选择电路,最后通向数字显示屏。以上各电路由电源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片微计算机,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和有关资料,血液的凝固变化曲线有一条规律,即在试剂加入血样,血液开始凝固的前4秒,血样清浊度处于不稳定状态。4秒到10秒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血液仍呈液体状,一般在6秒以后血液固化。清浊度向浊的方向发展。不同的血样和不同种类的实验,其清浊度变化的程度不同、固化时间也不同,依据变化曲线,在使用凝血测定仪器时,就要设计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微计算机通过软件对信号采样、消噪处理,在对试管内血样加入试剂的同时,计算机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前4秒的数据计算机把其舍弃,对4秒至6秒间的数值进行计算得出基准值。6秒后即开始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确定作为血样凝固结束时间的清浊度进行运算判断,最后仪器指示出血液凝固的精确时间。
目前的检测程序用于进行凝血酶原PT,凝血酶TT。复钙R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KPTT四项测定项目。当然还可以根据特定的目的,方便地增删相应的程序扩展其测试项目。
本实用新型检测数据稳定可靠,数据处理速度快,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灵敏度。因为核心部分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以结构紧凑,体积小,线路简单,主要元器件都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硬件成本低,接线短而少,绝大部份逻辑功能都是由软件完成,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极为方便直观,使检验人员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
以上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凝结度信号发生器、采样保持、信号放大器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数转换电路图。
图4是微计算机处理与凝血机制种类选择电路图。
图5是数字显示电路图。
图6是恒温控制电路图。
图7是电源电路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有一盒形外壳,还配置有定量移液器和血液采样试管。面板上有数字显示屏,电源开关、指示灯、电源引线与插头,其内部有印刷电路板、安装凝结度信号发生器电路、采样保持电路、信号放大器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字显示电路、恒温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凝血机制种类选择电路的元器件。然后加以调整,整个电路板安装在金属或塑料制盒子内。盒子外安装按键、插座,还配置定量移温器,其上有加入试剂与凝血时间开始测定达到同步的开关和插头,这个开关是弹性触点,由铜片材料制成,并在盒子上开有散热通风孔。盒子后部还装有电源插头和引线。盒子前部还设置数字显示屏和电源指示灯,采样试管插孔数个。其中有一试管插在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硅光电池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平阳县微机仪器研究所,未经浙江省平阳县微机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1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用贮气瓶
- 下一篇:多用淘米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