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反馈式供热自动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2201.6 | 申请日: | 199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江英;佟智慧;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江英;佟智慧;金杰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子平 |
地址: | 辽宁省锦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反馈 供热 自动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根据热用户对热能的需求量进行供热的一种高效节能反馈式供热自动控制器。
目前一般锅炉房,供热泵站与热用户间缺乏必要的信息联系,无法根据热用户室内温度调整供热量、能源浪费严重,用户意见很大,司炉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使供热中心(锅炉房及热泵站)常处于被动状态,造成热用户与锅炉房,施工单位及设计院矛盾重重无法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供热中心与热用户之间存在温度信息联系的高效节能反馈式供热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单板(DB)或单片(DP)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单板机或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光电耦合器、驱动器、锁存器、执行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联接组成后,与直流稳压电源接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板机或单片机的执行过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并提供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直流稳压电源由滤波器(LC)、变压器(B)、全桥式整流(D1、D2)回路、滤波回路(由电容C16、C17、C20、C21组成),过热、过流、短路保护的集成三端稳压器件(7805、7812、7815)组成;所说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电压值分别为+15V、+12V、+5V。
测温回路由单片机(DP)或单板机(DB)的接口芯片口(PB4)输出到驱动器(Q)的输入端、驱动器(Q)的输出端联接由光电耦合器(G1)、电阻(R1、R2)、三极管(T1)、电阻(R3)组成的光电隔离放大电路(GF1)的输入端;光电隔离放大电路(GF1)的输出端接带有电压频率转换器的温度传感器(SWC)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SWC)包括温度传感器(SWC1)~温度传感器(SWC4),其中温度传感器(SWC1)~温度传感器(SWC4)的输入端并接,温度传感器(SWC)的输出端由四路构成接驱动器集成电路(U1)的输入端,在线路上连接有电阻(R4、R5、R6、R7)。驱动器(U1)的输出端接光电隔离放大电路(GF2~GF5)的输入端,其中光电隔离放大电路(GF2~GF5)由光电耦合器(G2~G5)和电阻(R8、R9)联接构成。光电隔离放大电路(GF2~GF5)的输出端分别接单片机(DP)或单板机(DB)的接口芯片口(PB0-PB3)。
测压回路:安置在测压点的压力传感器(DY)的输出端联接驱动器(U6)的输入端,驱动器(U6)输出端联接单片机(DP)或单板机(DB)的接口芯片口(PB7)输入端;驱动器(U6)的输出端联接放大器(T18)的基极,放大器(T18)的集电极联接继电器(J16),继电器与动力设备的补水泵联接。
报警回路:单片机(DP)或单板机(DB)的接口芯片口(PB6、PA7)输出端联接锁存器(U4)的输入端,锁存器(U4)的输出端联接驱动器(U5)的输入端,驱动器(U5)的输出端经滤波积分电路(RC)接放大器(T17)的基极,放大器(T17)的集电极连接报警器(YS)。
单片机(DP)或单板机(DB)由主件(CPU)、定时芯片(CTC)、接口芯片(PIO),集成块8255及固化在ROM内的程序,采用LED7段数码管的显示器(XS)等组成;其执行过程见图2。
执行部分分启动部分和停止部分:
(1)启动部分由单板机或单片机的接口芯片(PB5、PA0~PA6)输出接锁存器(U2)的输入端,锁存器(U2)的输出端接驱动器(U3)的输入端经滤波积分电路(RC)接三极管放大器(T2~T8)的基极上,放大器(T2~T8)的集电极分别接继电器(J1~J7)控制动力设备的启动机构。
(2)停止部份:接口芯片口(PB6、PA0-PA6)输出端联接锁存器(U4)的输入端,锁存器(U4)的输出端联接驱动器(U5)的输入端、驱动器(U5)的输出端经滤波积分电路(RC)接三极管放大器(T9~T16)的基极上,放大器(T9~T16)的集电极分别接继电器(J8~J15)控制动力设备的停止机构。
动力设备包括鼓风机、引风机、循环水泵、炉排和除渣机等。
所说的锁存器(U2、U4、)可采用的型号为:SN54374、SN54273、74LS273、74LS373和74LS374;
所说的驱动器(U3、U5、U6、Q)可采用的型号为: 74LS14、74LS19、74LS07、74LS06、74LS04,驱动器(U1)可采用的型号为:CD4009、CD4010、CD4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江英;佟智慧;金杰,未经吕江英;佟智慧;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