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输油装置电热器在审
申请号: | 90202356.X | 申请日: | 199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禧;焦秀昌;严增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秀昌;吴忠禧;严增寿 |
主分类号: | F02N17/04 | 分类号: | F02N17/0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渱 |
地址: | 0548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输油 装置 电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输油装置电热器,它属于车辆发动机供油系统的燃油供给装置的改进。
柴油发动机车辆由于冬季气温低,特别是在北方,引起供油系统中的柴油凝固、输油管路堵塞,使车辆难于发动。专利申请号85204988名称为“防冻低压输油管总成”的发明技术虽然解决了柴油发动机的预热起动和外输油管的加热保温,但是,由于它去掉了油箱到输油泵之间的过滤器,因此它就不能清除掉在柴油中直径较大的机械杂质。因为,柴油发动机的柴油在进入喷油泵之前必须彻底地清除其中的机械杂质,为此柴油机供油系常采用粗、细两级串联的滤清器。一般把柴油粗滤器放在油箱与输油泵之间,细滤器放在输油泵与喷油泵之间,通常粗滤器滤网的网眼直径为0.07毫米。由于前述的电热式外输油管直接从油箱接到输油泵,将粗滤器去掉,这样柴油中直径大于0.07毫米的机械杂质势必进入输油泵,然后经输油泵进入细滤器。随着使用时间推延,势必引起(1)由于柴油中存在较大的机械杂质,使输油泵机件容易磨损或堵塞,使输油泵使用寿命缩短;(2)由于没有粗滤器,柴油中的机械杂质全靠细滤器清除,因细滤器的滤芯孔径更小,滤芯很容易被堵塞,使其使用寿命缩短,需经常更换,给驾驶、维修人员带来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带有电热式粗滤器、改进提高电热式吸油管并降低成本的柴油机输油装置电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电热式吸油管、电热式输油管和电热式粗滤器组成,连接在车辆油箱和输油泵之间。电热式粗滤器是增加部件,由电热丝引线螺钉1、滤芯保护网罩6、加绝缘套的电热丝7、粗滤芯8和滤芯架9组成。电热丝绕在粗滤芯8的内外两侧,它的两端引出至顶盖上。对原电热式吸油管进行了改进,增加端盖29、保护罩30;保护罩30上、下端盖与吸油管焊接成整体。保护罩30装有滤网。电热丝上稀下密地绕在吸油管上。吸油管上端与接头34相接,通过连接法兰33装于油箱上。
电热式粗滤器放置位置有两种:一是放在油箱外部,与电热式吸油管、电热式输油管配套使用,这种叫外放式电热式粗滤器,它的组成部件还有绝缘垫2、顶盖3、密封垫4、外罩5、底封盖10、密封垫11、14、弹簧12、压紧螺栓13、垫圈15和内螺纹螺钉16。将电热丝两端引出,一端接正极,一端接地。第二种是放在油箱内,与电热式吸油管合为一体,这种叫电热式过滤吸油管,它的组成部件还有密封盖(上、下)39、连接法兰41、接头30。电热丝一端由引线38接到引线螺钉1上,另一端接于滤芯架9上,电热丝分两层分别线在粗滤芯8的内外两侧。内层均匀地绕在滤芯架8上,外层上稀下密地绕在粗滤芯8外面。上下密封盖39与滤芯架9焊成一体,再与吸油管焊成整体,吸油管上端与接头36相焊接,通过连接法兰41装于油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延长了输油泵和细滤器的使用寿命;
2、在-35℃的严寒冬季能使油温升至25℃;
3、可用0——10号油替代20——35号油;
4、可节省柴油5%;
5、在开车前10分钟通电予热,便可起动柴油机,开车前10分钟通电予热便可将凝固在输油管中的柴油溶化升温,开车前10分钟通电予热,可使油箱内电热吸油头四周柴油加热升温,供发动机起动使用。
6、将电热式粗滤器与电热式吸油管合为一体成为电热式过滤吸油管时,由于机械结构简单,外输油管只用一条,可大大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外放式电热式粗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热式输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热式吸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热式过滤吸油管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电热丝引线螺钉1固定在顶盖3上,绝缘垫3衬垫,外罩5与顶盖3连接处有密封垫4,滤芯保护网罩6设在加绝缘套的电热丝7的外圈,电热丝7均匀绕在粗滤芯8的内外两侧,它的两端引线引出至顶盖3上,一端接正极,一端接地,用车上蓄电池供电,滤芯架9起支撑作用,上端与顶盖3连接装有密封垫14,并由底封盖10支托;底封盖10下装弹簧12,密封垫11设于底部,压紧螺栓13位于中间,内螺纹螺钉16顶端与顶盖3之间加垫圈15。柴油由电热输油管从顶盖3的左边输入,如图中箭头所示,经粗滤芯8后从顶盖右边输出,经短电热输油管送入输油泵。电热输油管(图2)原理结构基本与已知技术相同,17为电热丝引线,18为蛇形管保护外罩,19为保温毡,20为加绝缘套电热丝,21输油管,22为接头,23为绝缘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秀昌;吴忠禧;严增寿,未经焦秀昌;吴忠禧;严增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