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片式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90202544.9 | 申请日: | 199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2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明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是一种弹片式连接件。
目前人们若想将两物体做可折开性的连接时,一般应用螺钉(栓)穿入两物体的连接孔中,再应用扳手将螺母拧上。这种连接件在装配过程中费时间,速度慢,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弹片式的连接件结构,在工件可折开性连接时简便迅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弹片(30)装入本体(20)内,本体盖(22)的盖帮(24)底部压在弹片(30)上,构成受接部(10),本体(20)外形可制成圆形或六角形,圆形外面制成竖直的或斜向交叉的花纹,本体(20)底中央有通孔,通孔的周边凸起(21),弹片(30)有三个以上的分支(31),每一分支前端有卡合部(32),分支翘起的,翘起的分支(31)与本体凸起(21)相对应。本体盖(22)有盖板(222)和盖帮(24),盖板(222)的中央有通孔,衔接部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衔接部(40)外形制成螺纹状,另一种衔接部制成圈状等距凹槽(60)和竖直方向的长条槽沟(70),槽沟(70)的数量与相应的弹片分支数相等,槽沟的宽度和深度与弹片分支卡合部(32)的宽度和深度之间的配合为动配合。当用本实用新型连接两物体时,将衔接部(40或50),插入被连接的两物体的孔中,再将受接部(10)套在衔接部(40或50)上,使受接部与衔接部卡住即完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装配过程中将受接部套在衔接部上,手将受接部推到适当部位,受接部与衔接部卡住即完成连接,应用这种连接件即简便又迅速。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图1:弹片式连接件在连接状态时结构剖视图
图2:弹片式连接件分解图
图3:弹片式连接件连接两物体的实施例
图4:弹片式连接件吊挂物品的实施例
图5:弹片式连接件应用在箱盖与箱体盖合的实施例
图中10-受接部 20-本体 21-凸起
22-本体盖 222-盖板 24-盖帮
30-弹片 31-分支 32-卡合部
40-螺旋形衔接部 41-螺纹凹槽
50-槽沟形衔接部 60-凹槽 70-长条状槽沟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弹片(30)装入本体(20)内,本体盖(22)的盖帮(24)底部压在弹片(30)上,构成受接部(10),本体外形可制成圆形或六角形,圆形外面制成竖直的或斜向交叉的花纹,本体(20)底中央有通孔,通孔的周边凸起(21),弹片(30)有三具以上的分支(31),每一分支前端有卡合部(32),分支是翘起的,翘起的分支(31)与本体凸起(21)相对应。本体盖(22)的盖板(222)的中央有通孔。衔接部制成螺纹状(40)。当用本实用新型连接两物体时,将衔接部(40)插入被连接两物体的孔中,再将受接部(10)套在衔接部(40)上,弹片分支卡合部(32)被螺纹尖峰顶着进一步扩张,用手推受接部(10),受接部很迅速达到要求部位,卡合部(32)进入螺纹凹槽(41),即完成连接。若想将受接部(10)从衔接部(40)取下,只好使受接部(10)与衔接部(40)进行脱开方向的旋转才行。
再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衔接部(50)制成圈状等距凹槽(60)和竖直方向的长条槽沟(70),槽沟(70)的数量与相应的弹片分支数相等,槽沟的宽度和深度与弹片分支卡合部(32)的宽度和深度之间的配合为动配合。当用本实用新型连接两物体时,将衔接部(50)插入被连接两物体的孔中,再将受接部(10)的弹片(30)分支(31)卡合部(32)对准长条状槽沟(70)用手将受接部(10)推到要求的部位,再将弹片分支合部(32)转到衔接部(50)的凹槽(60)中即完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明,未经陈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