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气管切开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2766.2 | 申请日: | 199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2 |
发明(设计)人: | 庞忠玉;刘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忠玉;刘卓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民兴,杨学明 |
地址: | 北京解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气管 切开 | ||
气管快速切开器为一种医用急救器械。
目前,在急诊抢救、ICU领域中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道,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气管切开一般由耳鼻喉专科医生操作,而气管插管由麻醉科医师操作,如此跨医学科室召集在一起抢救,往往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气管切开器,能够在一分钟内进行快速有效的气管切开,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
本气管切开器包括内芯及外套管两部分。内芯有操作手柄、内芯-外套管固定活卡、内导管和微型刀。外套管有管身,管座、固定柄、固定孔、气囊、注气管。
使用时,外套管套在内芯上,由固定活卡锁上固定。此器械采用切、穿并用的方式,快速穿透皮肤及气管软骨环,外套管与内芯同时进入气管内,打开外套管-内芯固定活卡取出内心,使用外套管固定柄上的固定孔,用棉绳将外套管固定于颈部,气囊内注入空气,气囊充气后阻塞外套管内周空隙,防止气体返流从口鼻溢出,从而保证了有效的人工通气。尔后即可进行任何方式的人工通气。包括:口对外套管吹入,接简易呼吸器,麻醉机、呼吸机等。本器械还配有专用连接器,可连接国内外各种人工通气器械,上有吸痰孔与注药活塞,气管内用药、吸痰等不用中断人工通气。
此器械与现有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相比有以下特点:1.快速有效,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2.简单易行,任何医务人员或经过训练的急救人员均可操作,尤适用野战情况;3.可保证有效的人工通气,因外套管带有气囊,防止气体返流从口鼻溢出,从而保证定量气体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4.安全可靠,内芯带有微型刀,而当气管切开器一进入气管,打开固定活卡,即可取出内芯,只将外套管留于气管内,因此,不会产生气管后壁损伤、气管内大出血等并发症。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附图说明:1-操作手柄.2-管座 3-气囊 4-固定活卡 5-管身 6-微型刀 7-内导管 8-固定柄 9-固定孔 10-锁扣眼 11-锁扣 12-连接孔 13-连接铀 14-注气管 15-注气管下半部 16-塞子。
气管切开器由内芯及外套管两部分组成。内芯由内导管(7)、微型刀(6)、操作手柄(1)及固定活卡(4)组成,整个内芯为一整体,具体结构参见附图。在靠与内导管相接处的操作手柄上端内镶有一连接轴(13),固定活卡的连接孔(12)套于轴上,可转动。固定活卡上有一锁扣(11)它可扣在外套管的锁扣眼(10)上,将内芯与外套管锁连在一起。气管切开器的外套管由管座(2)、管身(5)、气囊(3)、固定柄(8)、固定孔(9)、注气管(14、15)、塞子(16)等组成。气囊套在外套管的前端外壁上,呈密闭状,注气管(14)的前端与气囊(3)相通,注气管的上半部(14)贴于外套管管身(5)的外壁,与外套管做成一整体,注气管的下半部用硅胶或医用塑料制作,从外套管的固定柄下面引出,注气管下半部(15)的末端作圆锥状,端口有一塞子(16)。管座上有一固定锁扣眼(10),固定活卡的锁扣可扣于扣眼上。
整个气管切开器除气囊、注气管的下半部(15)、塞子(16)用硅胶或医用塑料制作外,其余部分均由不锈钢制作,作成的气管切器全长约1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呈圆弧状,最好作成呈气管生理弯曲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忠玉;刘卓,未经庞忠玉;刘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型无负压液体容器
- 下一篇:汉字数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