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箕状结构男用保健内裤和裤子内衬无效
申请号: | 90203017.5 | 申请日: | 199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紫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紫凡 |
主分类号: | A41B9/02 | 分类号: | A41B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李艳菁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保健 内裤 裤子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属男用保健内裤和裤子内衬,涉及到游泳裤,球裤或其它裤子内对男性生殖器起保护作用的衬垫。
传统的男用紧身内裤和裤子内衬裆部呈平面结构,穿着时对男性生殖器产生压迫,并使之贴于大腿跟部,影响其透气性和散热性,易导致皮肤或其它方面的疾病,甚至影响男性功能,而传统宽松裤无法在身体运动时对生殖器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男用紧身内裤和裤子以及宽松裤的缺点,按照男性生理及身体外形特点设计出既能将男性生殖器固定又不使其受到压迫并增加其透气性的男用保健内裤和裤子内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男用保健内裤和裤子内衬的裤裆部有一个箕状结构,它是由两个箕侧壁和一个箕后壁以及一个箕底所构成的形状如簸箕的凸出的立体结构,它可以连接在游泳裤,球裤或其它裤子上,而要用弹性,柔软,透气材料制成。
在男用保健内裤或裤子内衬的裆部设计一个箕状结构,它是由两个箕侧壁,一个箕后壁以及一个箕底构成形状如簸箕的凸出立体结构,其形状和位置符合于男性生殖器的外形特点和自然位置,即穿着时箕状结构正好贴切地将生殖器兜托包裹在其自然位置上并不产生过重的压迫感,裤裆设计的箕状结构是由弹性柔软透气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男用保健内裤或裤子内衬的裆部设计一个箕状结构,其作用在于给男性生殖器留出了合适的空间,消除了压迫感,并同时对它起到了固定和保护作用,由于选用弹性柔软透气材料如棉纱织物制成,箕侧壁将生殖器与大腿隔开,避免了两者皮肤相贴,从而增加了透气性和散热性,箕后壁也有同样的功能,因此可对男性起到保健作用,并有益于青少年健康发育,使穿着者感觉舒适。
图1是具有箕状结构的内裤的正视图
1-箕状结构
图2是具有箕状结构内裤的斜视图
1-箕状结构
图3是具有箕状结构内裤的侧视图
1-箕状结构
图4是箕状结构的后斜视图
2-箕侧壁
3-箕后壁
4-箕底
图5是具有箕状结构裤子内衬的后斜视图
2-箕侧壁
3-箕后壁
4-箕底
图6是带有箕状结构内衬的游泳裤的展开图
1-箕状结构
5-内衬与游泳裤的连接处
图7是带有箕状结构内衬的游泳裤的侧视图
1-箕状结构
5-内衬与游泳裤的连接处
图8是箕状结构的平面展开图
2-箕侧壁
3-箕后壁
4-箕底
6-打大折
7-打折
图9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后片
图10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前侧片
图11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变化之一
图12和图13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变化之二
图13和图15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变化之三
图16是箕状结构内裤基本裁法的变化之四
2-箕侧壁
3-箕后壁
4-箕底
图17是具有箕状结构裤子内衬的基本裁法示意图
2-箕侧壁
3-箕后壁
4-箕底
实 施 例
参照图8、图9、图10,这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裤的基本裁法。由一个前片,一个后片和两个前侧片构成,裁法的特点是,在前片下方裆部打大折6,这是形成箕状结构的关键,图中2将形成箕侧壁,3将形成箕后壁,4将形成箕底;收下裆,下裆部比传统裁法窄,以控制两箕侧壁间的距离;打折7,其作用是使箕状结构在此处弯曲以适合人体外型。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需要对以上基本裁法作种种变化,以下举例说明几种变化。
参照图11,这是变化之一,是将大折6改成弧线结构,将折7分成若干小折而形成,其特点是将基本裁法中的棱角部分变圆滑。
参照图12、图13,这是变化之二,是将箕后壁部分为由前片移到后片而形成。其中图12为前片、图13为后片。
参照图14、图15,这是变化之三,是将前片制成由两块布片部分重叠的结构,从而形成小便开口,图15是其中一块布片的裁法。
参照图16,这是变化之四,是将基本裁法中折7的方向改为向下,图中2、3、4将分别形成箕侧壁,箕后壁和箕底,其特点是避免向两侧打折使箕侧壁边缘过厚。
参照图17,这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裤子内衬的基本裁法,图中2、3、4将分别形成箕侧壁,箕后壁和箕底,其特点和变化原理与内裤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裤宜用略带弹性、柔软、透气的材料制作,如棉纱织物等。裤子内衬则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材料,箕侧壁的边缘或包边以薄而柔软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紫凡,未经陈紫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筒料复合袋
- 下一篇:谐波齿轮减速三相异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