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3181.3 | 申请日: | 199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谢绍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绍舜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 生化 处理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流量有机性污水一体化生物化学处理器,属于环保设备。
据初步检索,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尚无与此相类似的设备。国内现有技术中,对于小流量有机性污水(如分散小居民区生活污水、小食品污水、小屠宰污水、饭馆厨房污水、医院污水予处理等)一般只用化粪池、沉淀池等简单处理办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差,而污水生物化学处理技术,一般用在规模较大的有机性污水处理工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用材少、投资省、操作管理简单的一体化污水生物化学处理器,适用于各种小流量有机性污水的有效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将供氧、提升、污泥回流、生物接触氧化、泥水分离等环节设计为一个整体,兼备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功能,一台设备就是完整的一级生物化学处理过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尽的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本实用新型由外筒体(1)、内筒体(2)、导流管(3)、泵形表面曝气机(4)、中心绳间距为140-160mm的半软性填料(5)、中心绳间距为180-200mm的半软性填料(6)、环向布置孔径为30-50mm的蜂窝斜管(7)、环状出水槽(8)、集水槽(9)、进水管(10)、止回阀(11)、进水阀(12)、出水管(13)、排泥管(14)、排泥阀(15)、放水管(16)、放水阀(17)所组成。外筒体(1)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呈圆筒形,其顶端为环状锯齿形溢流堰,下部为倒圆台,两者焊接成一体,采用薄钢板加工制成,外筒体顶端齿形堰外围为环状出水槽(8),出水汇流至集水槽(9),集水槽下部接出水管(13),外筒体(1)倒圆台的底部之一侧装有进水管(10)、止回阀(11)、进水阀(12),倒圆台底部之另一侧装有排泥管(14)、排泥阀(15),外筒体(1)圆筒部分下端装有放水管(16)、放水阀(17),内筒体(2)是由薄钢板焊制而成的圆筒体,外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的环状夹层中,其下部装有半软性填料(6)构成向上流生物接触氧化区,其上部为60°蜂窝斜管沉淀区(7),生化处理器的中心位置装有上部是直管、下部是喇叭口的导流管(3),导流管顶端之上在液面位置装有泵型表面曝气机(4),内筒体(2)与导流管(3)之间的环状夹层中装有半软性填料(5)构成向下流生物接触氧化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污水由泵提升通过进水管阀(10)(11)(12)进入生化处理器,由泵型表面曝气机(4)运转时所产生的提升力将生化处理器底部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引入导流管(3),在导流管中充分混和,并提升至液面扩散,利用表面曝气机的作用,在提升、扩散、液面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污水得到必要的充氧,扩散至液面的混合液由上而下地通过半软性填料(5)即向下流生物接触氧化区,水流越过内筒体(2)下端后转而向上通过半软性填料(6)即向上流生物接触氧化区,再向上通过蜂窝斜管沉淀区(7),此时泥水得到分离,澄清后污水在外筒体(1)顶端齿形堰上均匀外溢至环状出水槽(8),通过集水槽(9)再从出水管(13)处排出,斜管沉淀区截留的污泥随时下滑,通过半软性填料(6)到生化处理器底部,再回流入导流管(3)。当混合液中污泥浓度过高时,可暂停表面曝气机、不进污水、静止半小时,开启排泥阀(15),将沉淀到底部的污泥排出一部分,直至污泥浓度合适为止。放水管阀(16)(17)设置的用途为:1,培养活性污泥时定期放水用;2,清理斜管沉淀区的积泥时,可放水把液位降至沉淀区以下;3,当停止运行时间较长时,可将生物接触氧化区的污水排出,以使生物膜与空气接触保持活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小流量有机性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处理工艺先进,分解有机污染物效果好等优点;与一般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构造紧凑合理、容积负荷高、培养微生物方便、占地面积小、用材少、投资省、上马快、操作管理与维修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为不同处理能力的系列化设备,作为产品供给社会之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绍舜,未经谢绍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刹车摩擦片磨损、松动多功能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的化学氧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