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扳手无效
申请号: | 90204391.9 | 申请日: | 199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阿添;林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阿添;林明德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B25B23/16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具,具体地讲是一种活扳手。
一般常用之活扳手,其固定钳头与手柄为一体成型,由一螺杆来操作活动钳头而使之张开闭合。这种活扳手沿用甚久,但其存在下述缺点尚待突破,因固定钳头与手柄为一整体,故而在松紧螺栓、螺帽时,当操作方向有阻挡时,则必须将活动扳手脱下,重新置入操作起点再进行扭转松紧螺栓、螺帽的操作,这就需要经常调整固定钳头与活动钳头的间距,费时又费力。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活动扳手,使之在松紧螺栓和螺帽时可连续地操作,从而达到省时又省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特征是固定钳头与手柄采用分离结构,在固定钳头内安装有一挡键,它与固定钳头形成一沟槽。在手柄的顶部带有一卡梢,卡梢嵌装入挡键与固定钳头之间的沟槽内。固定钳头与手柄由销轴联接,在手柄与固定钳头之间设有弹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中: 1固定钳头 11螺杆 12档键 13连接杆 14固定孔
15圆孔
2活动钳头
3手柄 31销轴 32固定孔 33弹簧卡圈 34卡梢
4弹簧
5螺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如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活动钳头2,其带有齿条的一侧插装入固定钳头1的纵向豁口内,由螺杆11带动可在固定钳头1的纵向豁口内伸缩,借以控制活动钳头2与固定钳头1之间的距离,(此为一般常用活扳手的夹持调整方式)连接杆13将挡键12及螺杆11套装于固定钳头1上的圆孔15上。在固定钳头1的下方适当处开设固定孔14,由销轴31将手柄3连接于固定钳头1,再由弹簧卡圈33固定。在固定钳头与手柄3之间的适当处设置一弹簧4。在手柄3的顶部带有一卡梢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剖视图,图中设置于手柄3顶部的卡梢34嵌装入固定钳头1与活动挡块之间的沟槽内。在手柄3与固定钳头1之适当处装有弹簧4,弹簧4将手柄3与固定钳头1顶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剖视图。如图,当开始松或紧螺帽5而手柄遇有阻挡时,将手柄3依箭头方向旋转。此时设置于手柄3顶部的卡梢34便逐渐离开固定钳头1与挡键12所构成的沟槽,与销轴31产生一杠杆作用,迫使螺杆11随之左旋移动,使固定钳头与活动钳头2之间距离加大。与此同时弹簧4受压,当手柄3回至扭转起点时,弹簧4籍其弹力,将手柄3顶部之卡梢34重新推入固定钳头1与挡键12所构成的沟槽内,为完成下一次松紧螺母做好准备而无需将活动扳手取下再置入扭转起点。从而达到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著的,即结构简单又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阿添;林明德,未经蔡阿添;林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