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网面球拍无效
申请号: | 90204395.1 | 申请日: | 199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德耀 |
主分类号: | A63B51/06 | 分类号: | A63B51/06;A63B51/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球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运动伤害的多层网面球拍,可以用作羽手球拍,网球拍或其它网状球拍,是一种运动器具。
公用的网状球拍,多在球拍网架上留穿线孔,通过经纬网线的往返穿梭,形成多层网面。这种球拍,需要严格控制球与网面的接触点,否则会影响击球效果。同时运动员如击球不当,会使手的腕部或肘部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层网面球拍,它能使球拍网面各处保持弹性,减少运动员手部因进球不当造成的伤害,增大球拍网面的最佳击球区,提高运动员的控球能力。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层网面球拍,在球拍网架1的内侧有穿线孔,用经纬网线3住返穿入穿线孔形成多层网面,穿线座2等间距排列于网架1的内侧,包括固定孔22及穿线孔21,在网架1内侧等间距排列扎线孔41或带孔的凸状物51,用扎线4穿过扎线孔41或带孔的凸状物51与穿线座2的固定孔22铰接,用经纬网线3穿入穿线座2的穿线孔21,形成多层网面球拍,穿线孔21设在一中空的管柱211之内,固定孔22设在一三角形柱状体或长方形柱状体221之内。中空的管柱211与三角形柱状体或长方形柱状体221的组合为支点在固定孔22、可以向球拍网面倾斜转动的穿线座2,穿线座2与网架1的内侧接触面呈弧形或扁平状。扎线孔41为中空的圆形孔,凸状物51内设线孔511,凸状物形状呈柱形或圆环状。凸状物的线孔51与穿线孔21为一直线。穿线孔21的连线比扎线孔41的连线接近球拍中心。穿线孔21的连线比带孔凸状物51的连线远离球拍中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层网面,使击球时,即使球碰到网面的周边部分,亦能将球的力量传递至网面其它部分,使击球的网面产生与网面最佳击球区相近的弹力,将球击弹回对方运动员,同时还能使球拍产生较少的震动力,达到保护运动员的效果。
图1: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实施例1。
图3:实施例2。
图4:实施例3。
图5:实施例4。
图6:实施例5。
图7:本实用新型未击球网面形状。
图8:本实用新型击球时的网面形状。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例。
参见图1:在球拍网架1的内侧设置等间距排列且能转动的穿线座2,利用穿线座2的穿线孔21固定经纬网线3。网线可以采用尼龙线、弦线、牛筋等多种材料。扎线4为金属线或尼龙线、弦线、牛筋线等多种材料。
参见图2--6:显示了多种不同结构或形状的穿线座2与网架1的连接方式实施例。图2的扎线孔41直接设置在网架1的内侧。穿线座2固定孔22设置在呈三角形柱状形固定孔座221的上方,位于穿线孔座211的后方,利用扎线4穿过固定孔22而将穿线座2固定于网架扎线孔41两两之间。图3的连接原理与图2相同,只是穿线孔2的固定孔座221呈矩形柱体,穿线孔座211为一中空的管柱。图4的固定孔22位于穿线座211的前方,将扎线4绕过穿线座2而将穿线座固定于网架上,由于穿线座2与网架内侧呈弧形接触,且穿线座2亦呈圆弧状,可以保持其本身的弯动弹性。图5的穿线座2呈扁平状,穿线孔21呈直线状,但由于网架内侧带有固定于其上、呈等间距排列的凸状物51,利用该凸状物的线孔511穿入扎线4并于两凸状物的中间放入穿线座2而形成多层网面。图6在网架成型前预先埋入钢环51,利用扎线4连接钢环51及穿线座2。
参见图7--8,由于穿线座2仅在固定孔22处与网架内侧连接,因此不管球击中网面的任一点,与球接触的网面处受压而对相对网面产生拉力,使穿线座2形成内倾的形状,击球处的网面具有如同最佳击球区的弹性,并对球拍使用者不致产生过大的反力,因而减少伤害又可将球有效地击回对方,提高运动员的控制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德耀,未经郑德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炔安全汇流排
- 下一篇:自动调整空载损耗的配电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