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高效集热式节能炒锅无效
申请号: | 90204456.7 | 申请日: | 199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25 |
发明(设计)人: | 肖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木庆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高效 集热式 节能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可燃气体及其他燃料集热及红外线材料储放辐射热组成的结构装置,尤其适用于当今的炊具普通炒锅上。
目前,每一个家庭所用的普通炒锅都是一块金属材料(如铝板、不锈钢板等)一次拉伸或用铸铁经过锻烧成液体后,再经特定的模具一次压铸而成形的。
不管用什么方法制造的炒锅,其结构都是单层和外体成半球形:工作时,将锅的底部放置在火焰上加热食物。但这种炒锅通常在没有特定的炉灶下工作,其没有来得及被炒锅吸收的大部热能白白地向空间里散发掉,而且火焰一熄灭后,锅底的温度就迅速下降,并且很难实现大热量大面积地在锅的中部上部份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原炒锅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红外线高效集热式节能装置,它能有效地收集火炉发出的热能,避免外散发和增加红外线储热辐射功能,并且在火焰熄灭后延长锅底的受热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原锅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集热层。该集热层可以采用1-1.5毫米冷扎钢板或铝板等金属材料一次拉伸成型,也可以用铸铁经锻烧成液体后压铸成型。将底部直径的14-22厘米(不同规格的炒锅选取不同的直径)冲掉,再在冲掉缺口边缘1-2厘米处加工成凹里的小平里。这样,既可增加底的强度又能和二层之间的支承板,红外线材网罩上固定丝,从底部往上部3/4处开始到顶部加工缝合,再将两层上部边缘向外翻卷,这样可增强二层之间的机械缝合性,避免在使用中出现二层脱落;如果是铸铁液压铸成型后,上部边缘可采用焊接工艺来完成,在两层的弯折处,有规律地加工大小相同的排气小孔(锅耳的下方除外)二层之间的支承板在锅底部份处开有小缺口,这是用来安装红外线材料的。(我们所用的红外线材料全部是OCr25A151千瓦以上的电炉丝)
本实用新型虽然在原炒锅的基础再增加一个红外线储放热集热层,但其使用吸收放热辐射、高效集热、快速、节能的效果可以从下面的论述中体会到:把该结构的炒锅放置在炉具的火焰上面加热,由于火焰热能只向上冒的惯性,从炉头一发出来的热能就经过红外线网罩,直接进入集热空间加热支承板上的电炉丝,再加热内层锅底,当还没有来得及被锅底吸收的热量(由于有保护层,这些热量不会向外散发),再慢慢地向内锅的中上部边缘直往排气孔排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热量被内层锅的中上部吸收了,所以排出气孔的只是一小部分。由于这些红外线材料的吸热性和穿透力强的特点,当炉头的火焰减小或消失后,这种结构炒锅的底部仍然有很高的温度,足以继续加热锅里的食物一段时间,这样就实现了红外线吸放辐射、高效集热和快速、节能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红外线高效集热式节能炒锅的对称剖面图。图2是底部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该锅具体结构装置。
该炒锅的结构装置包括锅盖(1),锅耳(2),承炒食物的内锅(3),起集热作用的外层(4),起二层之间不易变形的在内锅底部下面开有缺口的支承板(5),装有红外线材OCr25A15的电炉丝(6),外层的排气孔(7),底部装有电炉丝网(8),外层底部冲掉直径14-22厘米的缺口并往边缘1-2厘米处加工成凹里的小平面,这样的缺口可以有效地收集热能,凹面的小平面是用来加强底部的强度和(5)、(8)有固定上丝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木庆,未经肖木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