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90204529.6 | 申请日: | 199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陶继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继全 |
主分类号: | A01D34/67 | 分类号: | A01D34/67 |
代理公司: | 玉林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礼任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收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特别是一种手动稻麦收割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研制了各种各样收割机,包括稻麦收割机。其中机动收割机虽然效率高,技术先进,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体积大,价格高,尤其不适用我国南方水稻的收割。畜力、人力收割机虽较机动收割机易于被群众接受,但由于其技术不够完善,效率低,可靠性差等缺点而影响其推广使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期待出现一种价格便宜,技术可靠的代镰手动收割机供应市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手动稻麦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整机通过承重轮手推前进,同时另一只手摇动摇把使链盘转动,利用链条传动,伞形齿轮改变传动方向后,一组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刀盘组,使相邻两个刀盘朝相反方向转动,割断稻麦杆,另一组齿轮则通过链条驱动传送带,使割断的稻麦杆橹集成把并向一边放倒在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侧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框架结构图。
参照图2、图3和图4,扶把(2)向上挠起的框架(1)被做成铲形,整机全部重量落在承重轮(22)上并以其为支点通过操纵扶把(2)可以使框架(1)的前部随意抬离地面或落到地面上。承重轮(22)做成长园筒状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利于在有小坑小洼的稻田行驶。承重轮(22)表面还有条状凸起或钩状牙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扶把(2)右边装有完成割稻、倒把动作的主动力链盘(4),通过链条(5)和链轮(6)带动伞形齿轮组(7)并分解成两个水平力,一个带动链盘(8),另一个带动链盘(12)。链盘(8)通过链条(9)带动与刀盘组合(11)同轴紧配合的刀盘链轮组合(10)从而驱动刀盘组割断稻杆。刀盘组合(11)由若干组刀盘构成,两片刀盘组成一个刀盘组(图4所示由5片刀盘组成4个刀盘组)。链条(9)与刀盘链轮组合(10)中的各个链轮呈S状啮合,因此各刀盘组中的两片刀盘均作相间转动。在收割机前进过程中压蘖楔子(18)将稻杆压间刀盘以便刀盘顺利割断稻杆。割断的稻杆因受前面未割稻杆的阻挡而被挤落在承稻板(20)上并倚靠传送带(16)上。传送带(16)由链盘(12)通过链条(13)和链轮(14)驱动传送带动力轮(15)而被带动。连续落在传送带(16)上的稻杆在传送过程中由传送带(16)上的集把橹子(19)橹集成把子后送出机外并由稻把倒地导轨(17)平稳地导落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结构合理,技术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不高,材料、配件来源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动作可靠,适合于稻、麦收割。可在大田使用,也可在小块麦地稻田使用。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工效比镰刀手割提高4倍以上,最适宜个体农户选用。使用时只需一人操作。操作者左手首先将扶把(2)稍向下压使刀盘组合(11)离开地面适当高度后再用力推扶把(2)使整机前进,右手则握住摇把(3)连续作园周摇转或前后摇摆即可。稻把倒地导轨(17)可以随意选择装在传送带(16)的左边或右边,以便使稻把倒向左侧或右侧。此时应改变摇把(3)的摇转方向(顺时针或反时针)。
本实用新型手动收割机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3、图4和图6,框架(1)用铁管和扁铁做成,总长度为140-180厘米。扶把(2)的主杆上有多个定位孔以便于根据操作者的高矮来调节扶把(2)的长度及高度。框架(1)前部的宽度为90-120厘米,视刀盘组合(11)中的刀盘组多少而定。承稻板(20)用厚1.0-2.5毫米薄铁板剪制成。链盘(4)、(8)采用自行车48牙大链盘,链轮(6)、刀盘链轮组合(10)中的链轮采用自行车20牙飞轮,链条(5)、(9)采用自行车链条。链盘(12)、链轮(14)及传送带动力轮(15)、传送带滑轮(21)均用尼龙压注而成,链盘(12)和链轮(14)的牙数比为26:14,两个传送带动力轮(15)与链轮(14)同轴紧配合,而两个传送带滑轮(21)为同轴活配合。链条(13)用尼龙压注而成,内侧有锯齿形链牙。伞形齿轮组(7)中的大伞轮和小伞轮的牙数比为15-20:9。刀盘链轮(10)与刀盘(11)同轴紧配合,装配时刀盘(11)在上,刀盘链轮(10)在中间,下面还有一片稍大于链轮(10)的园形挡泥板。为方便维修及节约材料,刀盘(11)采取组合式结构,即用厚1-2毫米薄铁板做成直径15-30厘米的基盘,再在基盘周围镶钳上4片刀片。刀片为厚1-2毫米、宽2-3厘米的90度弧钢片,外侧有从中间间两边倾斜的镰齿。基盘与刀片组成的刀盘直径为16-32厘米。根据需要,刀盘组合(11)可以由2个刀盘组(3片刀盘)、4个刀盘组(5片刀盘)或6个刀盘组(7片刀盘)等形式组合而成。承重轮(22)用木质或铁板(厚1.5-3毫米)做成长筒形,直径15-30厘米,长度为50-70厘米。为了使操作轻便省力,链盘(4)、(12)和承重轮(22)的轴端装有轴承。两条传送带(16)为宽尼龙带,内侧有垂直条牙以便与动力轮(15)及滑轮(21)相吻合而增加摩擦力,外侧则装有4-6个金属集把橹子(19)。压蘖楔子(18)用木条或厚1-2毫米铁板冲制成长楔形并固定在相邻两片刀盘中间的刀盘架上。稻把倒地导轨(17)用直径4-6毫米铁丝弯制成W形,两头有套筒以便套紧于传送带动力轮(15)或滑轮(21)的轴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继全,未经陶继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梯
- 下一篇:冲击式联合破冰除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