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替换电池及扩充卡座槽的电脑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204534.2 申请日: 1990-04-12
公开(公告)号: CN2068701U 公开(公告)日: 1991-01-02
发明(设计)人: 马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 马希光
主分类号: G06F1/26 分类号: G06F1/2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匡少池,黄小鸥
地址: 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替换 电池 扩充 卡座 电脑
【说明书】:

随着“轻、薄、短、小”时代的来临,手提(portable)电脑与更轻巧的膝上型(LAP-TOP)电脑正逐渐兴起,也由于电脑零组件不断进步,这两种可携式电脑亦逐渐具备PC的所有功能,外型更符合资讯时代的需求。时至今日,由于资讯业者的一再努力,已将膝上型电脑再次缩小成笔记本型(NOTE  BOOK)电脑,这除了归功于电子技术成熟外,不可否认的,机构与空间上的构思亦为主因之一。

以目前可携式电脑在机构空间设计上遭遇的难题大致有二,一为电池组的必然配置,增加了不少重量与占用了不少空间,而当使用AC电源或汽车电源时,该电池组的配备又形成闲置。另一则为扩充卡受到可利用空间的限制,无法像一般DESKTOP个人电脑预留出较多扩充槽(EXPANSIONSLOT)以供外接卡扩充使用。即使少数有预留扩充槽的可携式电脑亦因体积过于庞大,而降低了携带的方便性,进而降低了市场的接纳性。因此,对于大多数讲究轻巧的可携式电脑而言,均无另设扩充槽。这种体积空间力求缩小与功能力求增强间的冲突与矛盾,乃手提式电脑业者及待突破的瓶颈。

有鉴于此,申请人根据长年来从事手提电脑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于前述的冲突与矛盾中寻求一有效的解决之道,以突破该瓶颈,经再三测试,终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具可替换电池及扩充卡座槽的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替换电池及扩充卡座槽的电脑。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已知的膝上型电脑内装扩充卡及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膝上型电脑外设扩充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如图1所示,已知的膝上型电脑主体10上盖合一组显示幕11,后侧容置一组电池盖12,该电池12经翻转掀起后即可装卸一组电池组13,而在扩充卡的装设上,请再参阅图1-3及1-4,电脑主体10前侧按设一扩充卡盖14,该扩充卡盖14靠两卡榫设置得以取下,取下后内部即具有一空间以设置扩充槽15,供各种扩充卡16的嵌接之用。此已知的内装式电脑的最大缺点在于毕竟全外加扩充卡者仍属少数,就大多数使用者而言,会购买次等电脑,因怀有备无患的心理。事实上,恐怕很难用得上,而且,安装扩充卡的步骤不算便捷,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如何安装、锁定,使其接合牢固不致松脱,实不无可虑之处。

此外,以外接式膝上型电脑而言,如图2所示,由一电脑主体20及一扩充式底盘(EXPANSION  CHASSIS)21组合而成。在使用时,两者嵌合。显而易见,这种分离方式除导致成本增加外,更增加了携带上的不方便,对可携带式电脑而言,不等于大开倒车吗?

所以,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将前述的电池组与扩充片予以相容,以达交互使用,缩小羰基的功效。如图3及图4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由一电脑主体30,若干电池组40及若干扩充卡组50所组成。

其中,电脑主体30为已知主件,包括萤幕部31、软碟机32、输出输入端33及其他如键盘、主机板……等(此具为已知,故不详述)。在电脑主体30的后缘,设有两座槽34a和34b,以供容置电池组40及扩充卡 组50用。每个座槽34a和34b中都有连接座,但为了方便举例起见,在座槽34a中未标出连接座。

电池组40则为匣式的结构,其尺寸则对应于前述的座槽34a和34b。扩充卡组50亦为匣式的设计,其尺寸亦对应于前述的座槽34a和34b,换句话说,电池组40及扩充卡组50均可容置于座槽34a和34b之内。

请再参阅图4的剖面示意图,软碟机32由略成冖字型的固定架35以两侧螺丝固锁而成,并支撑于壳体36上,以供加强防震之用,而固定架35上缘适当位置垂直折出一片可固定连接座352,并使该连接座352的插孔面向座槽34。

电池组40由若干个电池以串联方式组合而成再置入匣内者,该电源线路经整理后由电池组40的匣底三处金属接点(正、负及地线)与电脑主体30上的接点衔接,用以导通;而两电池组40间,相对于负载设定成并联线路,使其于外出使用时,若其中任一电池组电源耗尽时,得由另一电池组接续工作,使资料处理不致因之中断。亦即,可使电脑操作的时数加倍;对外出无交流电供应的场合而言,极具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希光,未经马希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