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影电视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4685.3 | 申请日: | 199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丽华 |
主分类号: | H04N5/74 | 分类号: | H04N5/7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9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电视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投影电视,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扫描液晶显示的装置。
现有的投影电视,一般采用高亮度显象管,其制作成本高,体积大。对于彩色投影电视,红、绿、兰三色需分三路输出,最后汇聚到屏幕上成象,因此其结构也较为复杂,用液晶显示屏制作的直射式投影电视,由于开关元件不透明,占用了图象面积,使光线的透明系数大幅度降低,一般仅为40%左右。CN88104512号专利是一种利用液晶显示屏制作的投影电视。在该专利中,为了解决因开关元件不透明而降低了透明率的问题,采用了反射-调制-成象的方法,即将光线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入射并被反射出来成象,这样理论上讲在液晶显示屏后面的矩阵开关电路对光线就没有任何阻挡了。为了实现上述光从正面入射的设想,需要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再经过一次反射才行,这样光路实际是个“Z”字形,一方面光线有所损失,另一方面装置体积的缩小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在现有和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述的投影电视中,液晶显示屏的成像均是通过开关元件控制图象电极驱动象素显示的。由于象素在一个屏面上有几十万个,对应的开关元件也有如此庞大的数目,因此装置的成本必然很高、结构复杂,而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的显示装置,此装置实质上无光线损失,并且能够迅速及时地显示变化图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两个透明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上有至少一个透明的电极,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装设了液晶材料层;两支撑板上的电极分别由场扫描发生器和电子枪来扫描控制,光源的光被液晶调制后以投影方式成像。
两支撑板一块稍宽,一块稍高,当两板叠放有一组邻边重合对齐时,各有一凸出部分,场扫描发生器和电子枪正是对两凸出部分上的电极分别扫描控制的。
液晶材料层采用响应特性良好的铁-电性向列相液晶,并使液晶光轴与支撑板面平行。两支撑板上的电极互相垂直,其交点构成一象素,当两支撑板上的电极分别被扫描接通时,其交点处由于所施加的电压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当此差值超过液晶动作的阈值时,则液晶动作,在该象素上就有光源的光线透过,最后光线经液晶调制成像。
本发明通过用液晶调制一强光光源发出的光,使图像能简单地加以放大。通过扫描液晶显示装置两支撑板的边缘使显示装置成像。一方面省去了所有的半导体矩阵开关元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另一方面液晶显示屏上因无开关元件及电子枪遮挡,可采用光线直射式,光路简单,光线实质上无损失。对于有开关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图象变换总包含有一个开关时间,本发明省去了开关元件,因此没有了开关时间,图象变换只受扫描频率的影响,因此,随着频率的增加,能够迅速及时地显示变化图象。特别是对图象的快速变化或是在更高的图象频率情况下,本发明将更为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做彩色投影的象素成像原理图。
如图1所示,透明支撑板选用玻璃板,在玻璃板1上用SnO2制作出625条横电极,这些电极由场扫描发生器3加以顺序扫描(或者是隔行扫描)的恒值电压,扫描频率由电视场频同步信号决定。在玻璃板2上制作出800-3000条透明竖电极,竖电极的下端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在一起并接地,其上端由电子枪4扫描,施加随图象信号变化的信号电压。电阻R的阻值应尽量地小,以减少电极间的静电电容。在两玻璃板间夹有铁-电向列相液晶,液晶的光轴与玻璃板面平行。液晶材料层与玻璃板之间可加入透明绝缘层,以防液晶在电场作用下流动。横竖电极相互垂直,液晶显示屏可为3×4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丽华,未经吴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