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锚桁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0205050.8 | 申请日: | 199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炜;甘吉庆;刘运立;徐梓炘;江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7/00 | 分类号: | E21D17/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矿业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庆足 |
地址: | 22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锚桁支架,适用于矿山井下回采巷道、采区巷道、岩石大巷或交叉点的支护,主要是支护巷道的顶板岩石。
在巷道支护领域的现有技术中,因其支护的地点、用途和围岩类型不同,有各种各样的支护方式,与该锚桁支架最相近的支护方式是1964年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矿使用的拉杆支架,如图1所示,拉杆主绳和锚杆为连体结构,材料为钢丝绳,钢丝绳锚杆的端部锚头加工成图2形状,架设时将钢丝绳锚杆放入两侧钻孔中,在钻孔中注入水泥砂浆,然后在拉杆主绳与顶板间用刹杆或楔子楔紧。这种拉杆支架在安装使用时不方便,初锚力小,拉杆不能伸长,不能满足顶板变形较大的巷道。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拉杆支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锚桁支架,整个支架由在围岩钻孔中的锚杆部分和围岩外面的拉杆部分组成,用连接件连接起来。这种新型锚桁支架安装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初锚力,拉杆可做成可伸长部件,以满足顶板变形较大的巷道。
该新型锚桁支架,由两侧对称的锚杆和与之相连接的中间拉杆组成,锚杆包括锚杆体和锚头,锚头可采用倒楔式,由活动楔和固定楔构成,也可采用树脂药包式,则锚杆的杆体为麻花钻头形状,中间拉杆采用钢筋杆体,钢丝绳拉杆或钢筋与钢丝绳相连接的杆体,根据拉杆材料的不同和巷道顶板变形的大小,拉杆与两侧对称的锚杆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绳卡连接,压孔连接或可伸长的双绳卡连接方式。拉杆为钢筋与钢丝绳相连接的组合杆体时,钢筋与钢丝绳的连接采用绳卡连接或压孔连接方法。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特征,请参见图3-图7。
图3是钢筋拉杆的锚桁支架结构图。
图4-a是钢筋拉杆与锚杆的连接结构图。
图4-b是钢丝绳拉杆与锚杆的连接结构图。
图4-c是钢丝绳拉杆与锚杆的可伸长连接结构图。
图5是倒楔式锚头结构图。
图6是锚杆杆体端部结构侧视图。
图7是锚杆杆体端部结构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该锚桁支架由两侧对称的锚杆和与之相连接的中间拉杆2组成,锚杆由图3中的杆体1和锚头3组成,杆体1是用适合于地压情况粗度的钢筋制成,如选用A3钢,视支护的围岩性质及跨度的不同,可选用16~20mm的钢筋,锚头3有两种锚固形式,一种是倒楔式,如图5所示,由活动楔3-1和固定楔3-2组成,安装时将活动楔打入楔紧。另一种是树脂药包式,安装时将树脂药包放入钻孔底部,然后旋转具有麻花钻头形状的杆体1,并插入搅拌后,药包凝固而成。这两种锚固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具有较大的初锚力,并可根据需要,在杆体1周围注入水泥砂浆。钢筋杆体1与拉杆2的连接端弯成环状,并焊接,如图6、图7所示,再将环面与杆体1折成一定角度。
拉杆2可采用钢筋杆体,钢丝绳杆体或材料主要是钢丝绳将钢丝绳一端与一段钢筋采用压孔连接法或绳卡法形成的组合杆体,拉杆2与锚杆的杆体1的连接,由于拉杆材料及使用要求的不同而连接方式不同,当拉杆2材料为钢筋时,其连接形式如图4-a所示,采用螺栓连接,使其对拉杆2加预紧力,拉杆2两端车有螺纹,穿入两端杆体1尾部的园环中,套上垫板4-a,旋紧外螺母5-a。当拉杆2材料为钢丝绳时,如图4-b所示,采用绳卡方式或压孔连接法连接,然后用刹杆或楔子将钢丝绳拉杆2楔紧,这种连接只能用于顶板变形不大的巷道,采用一个绳卡4-b所产生的摩擦力不够时,可采用两个绳卡。当巷道顶板变形较大时,钢丝绳拉杆2一端采用压孔连接法或图4-b所示的绳卡法连接,另一端采用图4-c所示的可伸长绳卡连接方式,此时拉杆2为可伸长拉杆,绳卡卡紧钢丝绳拉杆2时,绳卡与钢丝绳之间产生摩擦力,当摩擦力小于钢丝绳的拉力时,绳卡4-c、5-c间的钢丝绳产生滑动,拉杆2变长,从而使围岩在一定的限制阻力下产生变形,当绳卡5-c滑动到与绳卡4-c相接触时,钢丝绳不能再滑动,此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当拉杆2为钢筋与钢丝绳相连接的组合拉杆时,组合拉杆2与锚杆的杆体1的连接采用混合连接,拉杆2的钢筋采用图4-a的螺栓连接方式,钢丝绳端采用压孔连接法,图4-b所示的绳卡连接方式,或用4-c所示的可伸长绳卡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功能金属弯头弯管机
- 下一篇:滚珠式健身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