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行李车、凳无效
申请号: | 90205098.2 | 申请日: | 199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1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主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主民亮 |
主分类号: | A47C9/10 | 分类号: | A47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行李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
现有的行李车,可以拉行李,也可当临时凳子用。但体积较大不便携带,而且做为凳子用时高度较低,坐着不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坐时舒适的行李车、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行李车的车身主体是由上框架、中框架、下框架三部分组成。上框架、下框架是由 型纲弯制而成的开口长方形,两框架长度相同。中框架是由薄角钢制成的封闭长方形,上面镶有带人造革、海棉的坐板。上框架、下框架的开口端分别用转轴联结在中框架两端的内侧与外侧。上框架较中框架窄可折叠在中框架内侧,下框架较中框架宽可折叠在中框架外侧,三个框架折叠在一起后仍是一个和中框架相同厚度的平面。下框架的下端两侧各焊有一根短轴,短轴端部的小孔装有弹簧卡,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摘下行李车轮。当三个框架展开时,通过挡块、锁紧钩,可形成一个具有三个框架长度的刚性车身主体。安上行李车轮,支起折叠在下框架外侧的行李架,即可成为一个行李车。当做为凳子用时,上框架、下框架可转到做凳腿的位置,镶有坐板的中框架做凳面,通过挂钩对凳腿的固定,可成为一个稳定的方凳。行李车轮可摘下用橡皮筋(或弹簧)与横棍固定在中框架上的坐板后面。用以减少行李车折叠后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因为车身主体的三个框架可以折叠在同一个平面内,行李车轮可以从短轴上方便的摘下,固定到坐板后面,所以折叠在一起的行李车只是一块长方板,可以方便的放在提包中携带。由于上框架、下框架做凳腿,中框架做凳面,用挂钩固定,构成了一个较高的方凳,使行李车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图2是做行李车用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6、图7是做凳子用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8是图6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9、图10是折叠在一起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11是图9中A——A的剖视图。
做行李车用时的结构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上框架(6)由轴(13)与中框架(5)联结,上框架(6)可绕轴(13)转动,当通过中框架角钢边上的开口与中框架(5)转到同一平面时,被中框架(5)的横边挡住,挂上锁紧钩(21),上框架(6)即被锁紧不能转动。如图5所示。下框架(4)由轴(11)与中框架(5)联结,下框架(4)可绕轴(11)转动,当转到与中框架(5)成同一平面时,被中框架(5)上面的挡块(9)挡住,不能向上继续转动,挂上锁紧钩(10),下框架(4)即被锁紧不能转动。如图(4)所示。这样,上框架(6)、中框架(5)、下框架(4)三个框架联成了一个刚体。行李架(3)可绕轴(2)转动,当转到与下框架(4)成直角时,行李架(3)上的挡块(18)被下框架(4)挡住,不能继续转动。此时可在行李架上放行李,不用时行李架(3)可与下框架(4)折叠在一起。下框架(4)底部两侧装有短轴(8),短轴(8)端部钻有小孔,有一开口弹簧卡(7)插入小孔。当弹簧卡向下压,可压入有小孔联通的槽,使弹簧卡与短轴一平,串入行李车轮(1)后,弹簧卡(7)自动弹起,可挡住行李车轮(1),行李车轮(1)不用时,可方便的摘下。如图3所示。
做凳子用时的结构见图6、图7、图8。上框架(6)和下框架(4)转到做凳腿用的位置(可与中框架(5)垂直也可有一定的斜度),把挂钩(16)、挂钩(24)分别挂在上框架(6)上的固定销钉(17)和下框架(4)上的固定销钉(25)上。即成为一个方凳。不做为凳子用时,挂钩(16)和挂钩(24)分别挂在销钉(14)和销钉(22)上面,轴(15)和轴(13)分别是挂钩(16)和挂钩(24)的转轴。
图9、图10、图11是折叠在一起时的结构图。上框架(6)折叠在中框架(5)的内侧,下框架(4)折叠在中框架(5)的外侧,行李架(3)折叠在下框架(4)的外侧。坐板(12)用铆钉固定在中框架(5)长方形平面内侧。坐板(12)的背面用铆钉固定有橡皮筋(或弹簧)(20),橡皮筋(20)的另一端栓有横棍(19),横棍(19)竖起可串入行李车轮(1)的轴孔,然后横在行李车轮(1)轴孔的边缘,行李车轮(1)即可固定在坐板(12)的后面。这样折叠后的行李车只是一个同中框架厚度相同的长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主民亮,未经主民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