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熔金属光纤火灾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5121.0 | 申请日: | 199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31 |
发明(设计)人: | 袁绳依;王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绳依;王元平 |
主分类号: | G08B17/02 | 分类号: | G08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澄心 |
地址: | 北京市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光纤 火灾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器装置。
为了解决报警器馈线漏电打火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火灾,目前火灾报警器采用了光纤传送光信号来代替金属线传送电信号,从而形成了由光纤、光端机和一组探测器组成的光纤火灾报警器。在光纤火灾报警器中,探测器一般为感温型,例如:专利号为89204718.6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探测器是利用温控玻璃球在一定的温度下产生炸裂,致使探测器的刀体失去温控玻璃球的支撑,在弹簧张力作用下将底座槽体内的光纤切断而报警。如上所述的报警探测器具有仅受温度控制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发生误报的优点。但是由于感温玻璃球炸碎温度值的一致性较差(误差温度一般在±10℃范围内),而且又不能通过测试手段实测其炸裂温度值,所以直接影响探测器性能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低熔点易熔金属做为感温元件的新型光纤火灾报警探测器,解决了感温报警探测器性能不一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支架3、底座7、刀体6、弹簧4、连杆1、易熔金属垫圈2和壳体13等组成。支架3的上部是长方型框架结构,其顶部中央有一圆孔15,下部设有一个通底的导槽20,刀体6设置在导槽20内,其两侧提把外露于支架,刀体6上部从连通槽16延伸到框架结构的内侧。支架3外围套置一弹簧4,弹簧4的两端固定于销钉14和刀体6侧提把之间。将螺栓状的连杆1套上一个低熔点易熔金属垫圈2后置于支架3顶部的圆孔15内,然后提升刀体6,使其上端置于连杆1尾部的凹槽内并用销钉将其连接,此时探测器处于警戒状态;在底座7的前后径向方向上开有一条光纤入口9,光纤19通过入口9而进入其上方的穿通孔11,安置光纤的方法是将光纤19绕过支架3两侧光纤固定架10的侧缝隙而置于固定架10的凹槽内,光纤则被固定在穿孔11内;当一旦发生火灾,探测器周围的温度上升至易熔金属垫圈2熔化时,由于连杆1头部的直径小于支架3顶端的圆孔直径,所以连杆1失去垫圈2的支撑力,刀体6就会在弹簧4张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切断穿通孔11内的光纤19而使报警器报警。底座7上对称的两对立柱8可使光纤绕成对称的S形,一方面可使光纤固定得更牢固,另一方面为光纤断后再接用留出备用量。
由于低熔点易熔金属的熔化温度一致性较好,而且便于对批量产品统一进行测试,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更为可靠;同时结构设计也比感温玻璃球型的探测器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1是连杆,2是易熔金属垫圈,3是支架,4是弹簧,5是刀体侧提把,6是刀体,7是底座,8是立柱,9是光纤入口,10是光纤固定架,11是穿通孔,12是弹簧垫片,13是壳体,14是固定销钉,15是支架顶端圆孔。
图2是支架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16是连通槽,17是壳体固定螺孔,18是探测器固定螺孔,19是光纤,20是导槽。
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开模具生产,可将探测器的支架和底座两部分分成前后对称的两个整体部件,其材料可用耐热塑料,在使用时两个整体部件可用两个固定销钉将其固定成一体;探测器的壳体可用一般塑料材料。低熔点易熔金属垫圈2的熔化温度可在50℃~60℃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绳依;王元平,未经袁绳依;王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