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直接注射安瓿无效
申请号: | 90205143.1 | 申请日: | 199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友 |
主分类号: | A61M5/28 | 分类号: | A61M5/28;A61M5/5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直接 注射 安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注射器。
目前使用的安瓿是一种装有注射剂的密封玻璃瓶。使用时,须将瓶颈上端弄破,用注射器将注射剂由针头吸入到注射器内,然后借助推进器将注射剂再通过针头注入到病人体内。近年来,虽然出现了用无毒塑料制成的注射器,但安瓿仍然是采用玻璃制成。这样,医护人员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时,不但要将整个注射器彻底消毒,而且须将安瓿瓶颈端部弄破,故操作程序麻烦,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特别是玻璃安瓿颈端被敲破后,许多肉眼不易发现的玻璃粉尘会掉落进注射剂中,这是极不卫生的。
为克服上述缺点,中国专利CHN、88201312.2介绍了一种一次性直接注射安瓿,它由盛装注射剂的安瓿部与用于推进注射剂的推进部组成。安瓿部的筒体前端端面中部固结一中空的圆柱形凸台,此凸台又与一比其直径小的中空的筒形注射乳头固结一起,注射乳头外还套有一密封帽。
该发明克服了现行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程序麻烦和不卫生的缺点。然而这种一次性直接注射安瓿,其推进部不使用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此外,使用后废弃的一次性直接注射安瓿,一旦被儿童捡到,在玩要时如二次或多次使用,则容易发生危险,甚至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结构上不能二次进行注射的一次性直接注射安瓿,以保证其只能一次注射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它由安瓿部(3)、推进部与密封帽(1)组成,其中推进部采用双节式结构,即由重叠在一起的拉套(4)和芯筒(5)组成。芯筒(5)位于拉套(4)内,两者可进行滑动配合。拉套(4)前端内侧是三瓣棘爪(11),其后端外侧,靠近拉柄(14)处有一环状三角形凸台限位内锁(8),与此限位内锁(8)相对应的,在安瓿部(3)后端内侧开有一环状三角形限位瓣(9)。上述的芯筒(5)后端开有一定位环槽(10)。在密封帽(1)与安瓿部(3)前端接口处为螺旋配合。推进部中的拉套(4)后端的拉柄(14)外加有密封套(7),此密封套(7)与安瓿部(3)后端外侧接口处亦为螺旋配合。此外,安瓿部(3)与密封帽(1)接口处加装一密封环(2),密封套(7)与安瓿部(3)后端接口处亦加装一密封环(6)。安瓿部(3)前端中空的筒形注射乳头(2)上,可预先装入注射针(13)。
安瓿部(3)预先装入注射剂或粉制药品。使用时,将拉柄外的密封套(7)旋下,然后用中指和食指拉动拉柄(14)。促使推进部的拉套(4)相对芯筒(5)滑动,直到拉套(4)前端内侧的三瓣棘爪(11)卡进芯筒(5)后端的定位环槽(10)内,此时双节推进部的套管(4)和芯筒(5)全部被拉伸开。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卡住安瓿部(3)后端外侧的卡环(15)上,姆指再按动拉柄(14)端面,使推进部逐渐推入安瓿部(3)中,从而将其内的注射剂注入人体内,直到拉伸开的双节式推进部全部进入安瓿部(3)内,并使拉套(4)后端外侧靠近拉柄(7)部位的环状三角形凸台限位内锁(8)向前越过安瓿部(3)后端内侧的环状三角形限位瓣(9)而被卡住,从而使推进部不会再被拉伸出。因而也就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次使用完后,其推进部不会再被拉伸出,这样就保证了使用后将其废弃,即使被儿童捡到也不会发生危险。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由于推进部呈重叠状并密封在安瓿部(3)的后半部内而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只有当使用时才被拉伸出,因而避免了直接被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当推进部被拉伸出后,安瓿部(3)内容量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预装液体注射剂,还可盛装粉制药品。此外,由于在接口处加有密封环(2)(6),故其密闭性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位置的A-A剖视图。
图3为双节推进部拉伸开时的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友,未经朱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