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新型流道与密封结构的阀门无效
申请号: | 90205497.X | 申请日: | 199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淀同力机械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10004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新型 密封 结构 阀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机械的基础部件-阀门,特别适用于止回阀、底阀、安全阀、调节阀和抽油泵的定阀、动阀。
现有已知的阀门,主要包含阀体、阀座和阀瓣。当阀门闭合和开启时,阀瓣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阀门的开启和闭合,阀座和阀瓣上的密封面构成了流道的一部份。阀瓣与阀座接靠时,阀门流道被切断同时形成密封,而阀瓣与阀座分离时,阀门流道打开同时密封被解除。由此可知,已有的阀门结构中的阀门流道的切断或开启与密封的形成或解除是同时完成的,而且为了保证密封的性能,一般都是采用线密封的形式。当阀瓣在关闭后期或开启初期,由于阀瓣与阀座密封面之间形成的流体通道极为窄小,加之阀座两侧流体压差甚大,因此,阀座的密封面和与之相接靠的阀瓣上相应的结合面受到高速流体的强烈冲刷作用,密封面易受到破坏,使之丧失密封能力。因此,现有的阀门使用过程中泄漏量大,使用寿命不长。对阀座、阀瓣的材料,加工及配合要求高,对起密封作用的表面要求更为严格,即使这样,泄漏量也难以控制到符合高标准要求。再之,由于阀瓣两端压差作用,在关闭时,阀瓣对阀座撞击而产生噪声和破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旁侧流道的阀门结构,并采用先切断流道然后再密封的结构方案,使可移动的阀瓣的侧面先行切断旁侧流道,然后其端面再与阀座接靠而密封。该接靠而密封的密封面是面接触的,所述密封面不是构成流道的一部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采用新型流道与密封结构的阀门包含:一个具有一内腔的阀体;安装于该内腔的一端的具有密封面的阀座;一个中空阀芯安装在该内腔中,该阀芯可以呈空心筒状也可呈空心的其它形状,在该阀芯两端的侧壁上各具有若干通孔而构成流道,阀芯的空心内表面的一端具有凸肩;一个阀瓣可移动地安装于阀芯内,上述阀体、阀座、阀瓣和阀芯之间的相关位置关系是,当阀门开启时,所述阀瓣抵靠在所述阀芯内表面的凸肩上,而不覆盖阀芯侧壁上的通孔,所述芯上的通孔和其外壁与阀体内腔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旁流道,当阀门关阀时,所述阀瓣是能够用其侧壁先行遮盖阀芯一端的侧面通孔而切断旁通流道,然后通过其端面与阀座上的密封面接合而密封,该密封面是面接触型的密封。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结构,当阀瓣关闭时,阀座密封面两侧的压差由于流道已被阀瓣侧面切断而不是很大的,因此可避免关闭后期流体对密封面的冲刷,并减小冲击噪声。并且,用以切断旁侧流道的阀瓣侧面的加工精度及与其相关的配合要求也是不高的。承担最后密封的阀座与阀瓣之间的密封面可采用面密封形式。采用这种先切断流道再行密封的两道密封紧密相结合的结构方案,不仅使阀门的加工要求降低,而且使密封效果大为提高,使用寿命大为增长,冲击噪声减小,成本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用阀门的流体在阀瓣与阀座之间的流动示意图;
图2是现用另一种阀门的流体在阀瓣与阀座之间流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在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在半开启关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阀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的现用阀门,当其在关闭后期,阀座4与阀瓣1的密封面3之间的流道2是十分窄小的,受流体的冲刷十分严重。图2所示为采用线密封的现有另一种阀门,在关闭后期阀座4与阀瓣1之间的流道2甚小,其密封面3同样受到严重冲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淀同力机械电子研究所,未经北京海淀同力机械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