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平移式微喷灌机无效
申请号: | 90205569.0 | 申请日: | 199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士尚;孙丽娅;陈文龙;郭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平移 式微 喷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对植物进行灌溉的平移式微喷灌机,特别是一种沿悬吊轨道往复自走作业的平移式微喷灌机。
温室、塑料大棚中应用的平移式微喷灌机,公知的均为行走机构沿地面轨道往复运行的微喷灌机。例如,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电控双悬臂移动式喷灌机和黑龙江省大丰林业局塑料大棚育苗应用的双悬臂喷灌机均为这种形式。这种公知的微喷灌机,其喷灌支管与喷头等工作装置,以及固定喷灌支管与喷头的双悬臂支架均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方,为保证整机的稳定性,其整机,特别是行走机构的结构尺寸和重量都比较大;这种微喷灌机,为避免尾随的输水软管和电缆线在地面拖拉而产生意外的缠绕和磨损,一般都附设有卷扬装置,用于在行走过程中将输水软管和电缆线展开或卷起,因此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微喷灌机,沿轨道运行所占据的温室地面地不能利用于作物载培的,这不仅限制了温室有效利用面积的提高,而且限制了室内栽培床的灵活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温室、塑料大棚中完全脱离地面进行作业的平移式微喷灌机,其构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它不仅使温室、塑料大棚内的有效利用面积得到提高,而且使室内的栽培床能够灵活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整机及输水软管、电缆线均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悬吊的轨道上,并沿悬吊轨道滚动而往复行走作业的平移式微喷灌机。该微喷灌机由悬吊轨道、主行走机构、微喷灌装置、随动行走机构,输水软管和电控系统组成。附图1所示的是它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例。
悬吊轨道沿温室(或塑料大棚)的纵轴线方向水平悬吊在温室(或塑料大棚)骨架下方的空间,其作用是支承主行走机构和随动行走机构,并通过主行走机构与随动行走机构带动微喷灌装置、输水软管和电缆线沿其轨道进行往复运行。它有轨道(3)、轨道挂钩(2)、吊杆(1)构成。轨道(3)以圆形或方形钢管制造、由多根首端具有承插轴,尾端具有承插孔的钢管依首、尾次序承插连接,其总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温室(或塑料大棚)的纵向长度。轨道挂钩(2)中间为竖直段,上、下部均为钩段,向同一侧弯曲与中间竖直段垂直呈90°夹角,上、下部钩段的端头附近均具有垂直孔。上部钩段垂直孔用于与吊杆连接,下部钩段上平面上安装轨道(3),通过螺栓固定。吊杆(1)上部为环状弯钩,挂接在温室(或塑料大棚)骨架上,下部为竖直的螺杆,通过螺母改变轨道挂钩(2)在吊杆(1)上的垂直位置,即可调节轨道(3)与地面的距离。
主行走机构由行走箱(4)、行走轮(5)、微型电动机(9)、减速器(10)和传动部分(11)构成。其主要作用是驱动微喷灌装置和带动随动行走机构及吊挂的输水软管、电缆线沿悬吊轨道(3)运行。行走轮(5)为两个,安装在行走箱(4)上部一个侧面伸出的两根驱动轴(6)上,两驱动轴长度相同,其轴线平行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两行走轮(5)形状、尺寸相同,其两侧部直径大,中间直径小,剖面呈半圆弧或方形开口。两行走轮(5)在行走方向上的对称线是同一条直线。将两行走轮平行地落放在轨道(3)上,即使得主行走机构整体被悬挂在轨道(3)上。两驱动轴安装在行走箱(4)内的部分,分别固定着链轮或三角皮带轮,电动机(9)的动力经过减速机(10)减速,并通过链条或三角皮带传递给两驱动轴和行走轮(5),即可驱动主行走机构沿悬吊的轨道(3)前进或后退。
微喷灌装置(包括输水管(13)和固定在输水管(13)上的微喷头(14)悬挂固定在主行走机构的行走箱(4)上,工作时随主行走机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