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窗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5623.9 | 申请日: | 199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福生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7213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窗帘 装置 | ||
电动窗帘装置,属于窗帘的自动操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已有技术是:卷帘式自动窗帘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变压器、整流管、导向机构等部件组成,虽然也具有自动卷帘功能,但由于采用交流电源,当遇到停电时,则窗帘无法打开或合上,另外,此装置电机采用汽车上的12伏,6瓦永磁雨刷式电动机,导致电路复杂,成本造价偏高,不适用一般家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装置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采用干电池作为电源,不受供电情况的限制,特别适合于家庭使用,也适用宾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使用的电动窗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电动窗帘装置,由外壳、减速机构、电动机10、电源,导向机构组成,导向机构由蜗杆11、蜗轮12、固定定位销13、可调定位销17、转换开关1、双向控制开关2组成,蜗杆11上的齿轮4和减速机构啮合,蜗杆11上的柱状齿轮14和蜗轮12啮合,蜗轮12上有固定定位销13,可调定位销17,可调定位销17置于蜗轮12上的孔内,并可通过螺钉调节,窗户的高低和宽窄,将可调定位销17置于蜗轮12不同的孔内,可调节转动时间,从而达到适用的目的。蜗轮12固定在导向机构固定架15上,导向机构固定架15和外壳、齿轮固定架8固为一体,双向控制开关2、转换开关1固定在导向机构固定架15上,转换开关1的动点18与双向控制开关2的静点23及电源正极相连,转换开关1的静点19接电动机的一接线端,电动机的另一接线端接双向控制开关2的动点21,双向控制开关2的静点22接转换开关1的静点20,静点20与电源负极相连,转换开关1的中间延长臂置于蜗轮12上;蜗杆11由柱状齿轮14、输出轴7、齿轮4组成,柱状齿轮14位于输出轴7的左端部,齿轮4位于输出轴7的左部,输出轴7上的齿轮4和减速齿轮5的相啮合,减速齿轮5和减速齿轮3相啮合,减速齿轮3和电动机主轴输出轴9相啮合,从而构成减速机构,减速机构中减速齿轮均固定在齿轮固定架8上,齿轮固定架8固定在外壳上并和导向机构固定架15相连,导向机构固定架15固定在外壳上,导向机构固定架和齿轮固定架8既可以是用钉固定在外壳上,也可以是一次做成一体的。电动机采用微型小电机,电机固定在外壳上,电源采用干电池作电源,双向控制开关2可以固定在导向机构固定架15上,采用拉线控制,也可以引出本装置之外。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电动窗帘装置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示,当双向控制开关置于接电源正极的触点21,转换开关置于和电源负极相接的触点19时,电动机设为正转,窗帘卷上,当窗帘上至预定高度时,蜗轮上定位销截转换开关,并使其和接电源正极的一个2触点3相接,便达到了换极目的,使整个装置处于待下状态,其电路图为图4;再如图5,拉动双向控制开关,使其置于和电源负极相接的一个触点20时,电动机反转,窗帘放下,当下至预定位置时,蜗轮上的定位销截断转换开关,使其整个装置处于待上状态,电路状态如图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采用干电池作电源,不受供电情况的限制,特别适用于一般家庭使用,也适用于宾馆、饭店、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3为设电动机正转,窗帘正在卷上的电路状态图。
图4为窗帘上至预定位置窗帘待下时电路状态图。
图5为电动机反转窗帘下时的电路状态图。
图6为窗帘下至预定位置窗帘待上时电路状态图。
图号说明: 1--转换开关K 2--双向控制开关K 3--减速齿轮 4--齿轮 5--减速齿轮 6--窗帘盒 7--输出轴 8--齿轮固定架 9--电动机主轴齿轮 10--电动机杆
11--蜗杆 12--蜗轮
13--固定定位销 14--柱状齿轮
15--导向机构固定架 16--导向机构
17--可调固定销 18--转换开关动点
19--转换开关静点 20--转换形状静点
21--双向控制开关动点 22--双向控制形状静点
23--双向控制形状静点
实施例: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购买微型电机、双向控制开关、转移开关、蜗轮、蜗杆齿轮等零件,做好外壳、齿轮固定架等,按附图1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所述装置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福生,未经吴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