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振动布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5692.1 | 申请日: | 199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1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德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01F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振动 布料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由底座、振动电磁铁、弹簧(或簧片)和料斗等构成的电磁振动布料机构,特别适合于作为对粉状、细粒状材料表面涂复别种材料,形成复合粉末或颗粒之用。例如镍包碳化钨粉末在等离子热喷涂中作为硬质喷涂材料;在人造金刚石细粒外包镍形成“镍包钻”亦是一例。
包复工艺可用雾化法,真空条件下的化学气相或物理气相沉积法。但是使核心粉末或颗粒互相能均匀分散开,并使每个细粒的各个面都有机会暴露在空间以便别种材料的包复或沉积则是个困难问题。
用带筋旋转滚筒使粉料不断在空间飞散下落可以创造充分分散暴露在空间的机会;用带斜度的旋转圆盘配以刮板也可适当形成上述机会,但是结构都太复杂,要多个运动部件,细粉飞散大,尤其对于需在真空中完成涂复工艺的还存在密封和安装困难等难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磁振动布料装置,它能使粉粒料形成极薄层面状分散,且有翻滚效应,从而使其各个方面均有充分暴露机会以接受均匀涂复。
本发明的装置其主要结构形式是 采用了电磁振动给料机构的基本原理:通过振动电磁铁与弹簧(或簧片)反作用的合力,使料斗产生一个高频(一般为50HZ)低幅(毫米级)的既有上下,又有周向耒回扭旋的复合运动,料斗中的粉、粒料沿着料斗底斜面和外壁面作快速周向“爬动”。但本发明与常规环型或螺旋形斗式电振给料机构由于使用目的完全不同,因而结构上,尤其在料斗结构上有显著不同。前者在周向扭旋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粉料在紧贴环型或螺旋型料斗外侧壁处形成一条具有一定堆聚度的带状或条状后,通过壁或底面上的开口输送出去作定量加料等用途。而本发明结构中主要要求粉料要形成一种极薄层(最好为单颗粒)面状分散,而且每个粉粒要有“翻滚”效应,以便使各个方面均有暴露机会,为此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粉、粒料如只经过一次环型或螺旋型周转就送出料斗,则不仅暴露时间不足,而且暴露的机率也不均匀,会使表面涂复不充分不均匀。
第二是由于料斗周向扭旋形成的离心力迫使粉料向边壁堆集,破坏了薄层面状分布。
第三是粉料虽然在不断“爬动”,但基本上还是贴着底面的“滑移”,“翻滚”效应不明显。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
一种由底座、振动电磁铁、弹簧(或簧片)和至少具有一个通道的料斗所构成的电磁振动布料装置,其特征为:料斗的通道为封闭循环型,通道外侧壁在横截面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收缩部而通道底面在纵向上至少有一个高低落差部。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详细分析。附图中只画了料斗部分,其余部未画,在附图中各标号意义为:
1--通道外侧壁,2--通道底面,3--内圆筒,4--内筒底面,5--高低落差部,6--分隔立面,7--通道外侧壁收缩部,8--过渡立面。
实施例一:见附图一和附图二,附图一是正视局部剖面图,附图二是附图一的俯视图,
料斗中央内圆筒3的底面4用于与振动磁铁及簧片固定;料斗通道由带斜度的环型底面2,外壁1和内筒3构成;底面2在A、B处有一个纵向上的高低落差部分,为一封闭立面;分隔立面6将通道分为几条互相平行的环型小通道;而在落差部5处、立面6向圆心方向圆滑收缩,形成径向错位,构成了各个通道在横截面方向上的收缩部7,当粉料加入后,很快沿着底斜面2分散“爬动”。由于离心力作用,在爬行一段距离后,粉料将逐渐向各自通道的外壁部聚集,但到AB处,因收缩部7和高低落差部5、粉料纷纷跌落产生了“翻滚”效应,且跌落部位在通道的内壁附近,需经相当一段距离铺展开后再重新向外壁部聚集,并再次到达AB部,如此反复封闭循环多次,各粉料既充分分散呈薄层面状,又经常翻滚,从而得到充分而均匀的暴露机会。
此料斗的特征在于有几条相互平行的环型通道并在高低落差部5处由分隔立面6的径向错位来形成通道在横截面上的收缩部。
实施例二:见附图三和附图四,附图三是正视局部剖面图,附图四是附图三的俯视图。
料斗通道底面2上分别有4个纵向的高低落差部5和4个横向截面上的收缩部7,粉料在通道中每一次循环将依次经过四次高度跌落和四次径向向外的铺展、分散和翻滚效果良好。
当然收缩部7由固定在通道外侧面上的凸出曲面来形成,效果也一样,料斗通道也可以是螺旋型或其它型式,只要能成为封闭循环即可。
本发明的电磁振动布料机构由于结构简单,只有振动部件没有机械运动部件,体积小,密封方便,可以整体放入真空室内引入两根固定线头即可,布料均匀,极少粉料飞散现象,使用效果很好。尤其对于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粉、粒料化学气相和物理气相沉积最为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德,未经刘祖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