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桌可相互折叠的家具无效
申请号: | 90205770.7 | 申请日: | 199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7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汉民 |
主分类号: | A47C17/62 | 分类号: | A47C17/62;A47B85/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西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杰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互 折叠 家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桌可相互折叠的家具,特别是一种单人床、桌可相互折叠而成的家具。
现有的床、桌绝大多数都是相对独立并且是固定的家具,这种相对独立的家具其功能单一,占用面积较大,对于住宅较拥挤的家庭来说极不方便,而现有的折叠床,折叠起来以后只是相对地缩小了体积,便于存放,折叠后也就不能做为其它家具应用,功能单一,现有的桌子,特别是写字台、饭桌,相对减少占用面积,也极少做为它用。
为克服现有床、桌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起来后为桌子,放开以后又可成为单人床的床、桌可相互折叠变换的家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床、桌可相互折叠的家具,基本由床头框架、床中框架,床尾框架相联而成的床架,床中框架上面装有桌面板,其它床面上装有床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床边板是由三段相联而成,与床头框架相联的床边板一端通过联接件与床头框架相联,另一端通过联接件与床中框架上的床边板相联,床中框架上的床边板的另一端通过联接件同一端与床尾框架相联的床边板的另一端相联。
所述的桌面板的两侧端分别接有可折起,放下的边板,在床中框架的条腿上分别装有支撑边板的支撑架。
所述的床头框架是由一个矩形框架及相应的加固方所构成,其上半部分,即与床边板联接处以上装有胶合板或纤维板。
所述的床中框架是由四条腿支撑一个矩形框架的四个角,其矩形框架下面装有两个抽屉和相应的加固方所构成。
所述的床尾框架是由一个矩形框架所构成,其两个上角分别与床边板固定联接,床边板与矩形框架面成直角相接,并装有加固方。
所述的联接件是由四块铁板加工而成,每块铁板的一端加工有一个孔将其中的一对铁板与所需联接的一端端头对齐后装在其两侧,并在与其孔相对应的位置钻一个贯通孔,将另一对铁板装在所需联接的的另一端头的两侧,并使其铁板上的孔离开端头一段距离,与另一对铁板上的孔对上以后穿入一个轴即可,这样联接上以后,可使床边板绕轴转动,即可达到折叠目的。
这种床、桌可相互折叠的家具,使用时如果要将床折叠成桌子,首先将床板取下,然后将床中框架(和桌面板)抬起,这样,床尾框架和与其固定的床边板则绕连接件的轴向下内转动,直到转动九十度为止,床头框架则会向床中框架平移直至与床中框架靠上为止,折叠成桌子,如将桌子折叠成床则将床头框架向外拉,床尾框架向外上转动直至床中框架的四条腿与地面接触为止,再将床板装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功能多,即可一物多用、又可节省材料和占用面积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住宅面积较紧张的家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桌面板〔4〕和边板〔8〕的背面联接示意图。
附图3、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床板5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联接件〔7〕的单个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联接件〔7〕的联接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支撑架〔9〕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床折成桌子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为床头框架 2为床中框架 3为床尾框架4为桌面板 5为床板 6为床边板 7为联接件 8为边板9为支撑架
床头框架1、床中框架2、床尾框架3及床边板6的联接如附图1,将联接好的桌面板4、边板8装在床中框架2的上面,四个支撑架9通过分别装在床中框架2的四条腿的侧外面上,支撑架9向内转动折起时,可将边板8放下,支起时,可将边板8支起。把床板5装到床边板6上,放下边板8即可成为一个单人床,取下床板6将床头框架1,床尾框架折起即可成为桌子,其桌面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支起边板8。联接件5的安装如附图6所示。
实施例:
框架结构采用木材加工而成,床边板6也采用木材加工,床头框架1高78cm,宽75cm,与床头框架1相接的床边板6长38cm,中间框架2高40cm,宽75cm,长72cm,床尾框架3高40cm宽75cm,与床尾框架3相接的床边板6长78cm,桌面板4长80cm,宽80cm边板8长80cm,宽30cm,床板5一块为长33cm,宽80cm,另一块为长75cm宽80cm。框架结构按附图1加工,桌面板8按附图2加工而成床板5按附图3,附图4加工而成,组合按装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汉民,未经张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望远镜
- 下一篇:嵌套互锁式计算机插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