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暗码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0205868.1 | 申请日: | 1990-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制锁总厂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牛子成 |
地址: | 3211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暗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钥匙开启的机械式暗码锁机构。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密码锁,均为明码对号的机械式密码锁,普遍沿用传统的轮轴定位、数字显示结构,保密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手感觉识码的安全性好的使用方便的盲人也可使用的机械式暗码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参照附图1-6,该暗码锁机构包括锁体(1)、锁舌(4)和编码杆(5),在锁体(1)的端面,沿纵向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形空腔,编码杆(5)插入上述空腔中,在锁体(1)的侧面,沿横向开有一个装锁舌(4)的空腔,锁舌(4)插入该空腔中,在锁体(1)的前侧面上,沿横向与各编码杆(5)相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该孔与装编码杆(5)的空腔相通,孔内装有暗码弹子(7)和暗码弹簧(8),孔口有内螺纹,用螺钉(9)旋紧,在锁体(1)的底面,即与锁舌(4)朝内的一端相对应处钻有另一通孔,该孔与装锁舌(4)的空腔相通,孔内装锁舌定位弹子(3)与锁舌定位弹簧(2),锁体(1)的底面装有底板(16),用限位销(11)将底板(16)与锁体(1)固定。
在编码杆(5)朝锁舌(4)的一面楞(13)上,开有与锁舌(4)的锁舌端部(14)相匹配的凹槽(6),各编码杆(5)上的凹槽(6)高度不同,在编码杆(5)朝装暗码弹簧(8)的一面上打有5个沉头孔(12),沉头孔(12)与装暗码弹子(7)和暗码弹簧(8)的通孔相对应,利用暗码弹簧(8)的弹力作用,将暗码弹子(7)顶在编码杆(5)的沉头孔(12)中,以使在拉动编码杆(5)时,利用其跳档时发出的声音和手的感觉计数。
为防止编码杆(5)抽出锁外,在编码杆(5)朝锁体内的一端上,在沉头孔(12)的下方,有一园柱形小块(10)。
在锁舌(4)的锁舌端部(14)上,开有与编码杆(5)上的楞(13)相匹配的凹槽(15)。
图1为该暗码锁机构的锁闭状态,此时各编码杆(5)都插入锁体中。开启该暗码锁机构时,只需将各编码杆(5)按确定的档位数字依次拉出锁面,即锁舌(4)的锁舌端部(14)插入各编码杆(5)的凹槽(6)中时,该暗码锁机构处于开启状态。
若需改变暗码,只要将各编码杆(5)的位置互相调换,通过不同的调换方式,即可得到若干暗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暗码锁机构采用编码杆进档与人体感觉计数结构,无明码显示,因此具有保密性强,机械性能可靠,调码换档方便的特点,特别适于盲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暗码锁机构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其中(1)是锁体;(2)是锁舌定位弹簧;(3)是锁舌定位弹子;(4)是锁舌;(5)是编码杆;(6)是编码杆上凹槽;(7)是暗码弹子;(8)是暗码弹簧;(9)是螺钉;(10)是编码杆上小块;(11)是限位销。
图3是该暗码锁机构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其中(12)是编码杆上的沉头孔;(13)是编码杆上的楞;(16)是底板。
图5是锁舌(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5)是锁舌上的凹槽。
图6是图5A-A向剖视图。其中(14)是锁舌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制锁总厂,未经兰溪市制锁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迷宫式旋转轴密封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导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