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气飞龙在审
申请号: | 90205899.1 | 申请日: | 199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14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武;郭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绛县文化局 |
主分类号: | A63H27/10 | 分类号: | A63H27/1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043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飞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演或造型用道具,特别是一种用于表演及庆祝活动中舞动或放飞的氢气飞龙。
目前用于地面表演或空中造型的龙体道具的外表皮多采用布类织物或纸经彩绘后制成,其表皮内定型骨架多采用竹、木、铁网等重量较大的材料制成。然后靠高杆支撑于空中或由数人支撑舞动表演,由于龙体外型是靠不连续的较重骨架支撑而成,故舞动起来形态笨重而死板,无飞龙飞舞之势。其效果一般只向蛇而不象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靠氢气球填充造型的氢气飞龙,使之成为既可用于地面舞动表演,又可用于放飞腾空及空中造型的轻质表演道具。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轻质的纱绸类织物裁剪缝制成龙体外表皮,在外表皮内通过填放孔装填不同充气容量的氢气气球,在龙头、龙爪等需定型部位用轻质泡沫塑料做成定型骨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填放孔部位的位置示意图,即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氢气气球的第二种实施方法。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整个龙体外表皮5采用轻质的纱或绸或丝类织物经剪裁彩绘后缝制或粘合而成为一整体,外表皮5内填放有充气容量不同的若干个氢气气球6作为飞龙的填充造型撑托物,在龙头1下部即颈部及龙身7腹部共开有2个以上的氢气球6的填放孔或填放缝10,在龙头1或龙爪2需要定型才能保证造型的部位用轻质泡沫塑料板或膜制成定型骨架3。
氢气飞龙的龙头1、龙爪2、龙嘴9、龙角8与龙身7之间相互贯通;龙体外表皮5与定型骨架3之间是相互缝连或粘在一起的;在有定型骨架3的部位一般是龙头1的前凸前额,外伸的龙角8及龙嘴9及龙爪2的爪尖部位,定型骨架3弯成一定的定型形状粘合或缝连在外表皮5里侧,定型骨架3可在裁剪缝合前就连接置放在相应的定型部位,也可以缝合后由填放孔10放入定型部位。此部位的氢气气球6是在定型骨架3内侧的。龙头1部位填放的氢气气球6充气容量为最大,即气球的规格选用大号的,龙身7部位填放的氢气气球6充气容量为次之,龙爪2、龙嘴9、龙角8及龙尾4部位填放的氢气气球6充气容量为最小。
另外为了防止飞龙在放飞过程中由于重心不稳而产生翻转,可在龙爪2的尖端通过置放定型骨架3或在该部位填放的气球中充入一般空气以增加龙爪2的重量。
本新型的氢气气球6一般是放飞表演前临时装入充气的,龙头1和龙身7部位的大规格氢气气球6是未充气前按要求通过填放孔或缝10将空气球放入对应部位,然后把充气口露在外边进行氢气充放,充好气后扎紧填放到就位位置即可,龙爪2、龙嘴9、龙角8及龙尾4部位的小规格的各类氢气气球6可先在外部充好气扎紧后通过填放孔或缝10逐一填入适当部位即可。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大规格的氢气气球6可在制作时装放固定在各自的位置,放飞表演前充气扎紧后即可,小规格的氢气气球6一般还采用体外充好气后填放的方法进行,此时大规格的氢气气球6的充气嘴部位11可用细丝或固定膜12与填放孔或缝10部位连接固定,以保证各气球存放时不串位,放飞充气时则不必临时放入空气球。当然逐一充气后也要扎口才行。参见图3
由此可见本氢气飞龙具有重量轻,升空效果好及造型柔软逼真的效果,它既可用绳索牵拉在空中表演舞动,又可撒手放飞,是一种集造型、表演、放飞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特别适合于大型喜庆活动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绛县文化局,未经山西省绛县文化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悬挂式喷雾器
- 下一篇:辐条螺帽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