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可控硅调压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6511.4 | 申请日: | 199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先震 |
主分类号: | H02M5/257 | 分类号: | H02M5/257;H02M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师范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可控硅 调压器 | ||
1、一种包含调压线路板、输入输出接线柱、电压表、外壳在内的交流电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a、它的调压线路板由3块共地线的相同单相调压线路板组成,输入成星形连接;
b、每一块单相调压线路板都由自耦变压器BT二极交流触发管2P、交流双向可控硅SCR,电阻R1、R3、R4、R5、电容C1、C2、C3、电压表、指示灯Ne和保险管RD组成;
c、所述单相调压线路板的一个输入端和自耦变压器BT的原线圈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直接同交流双向可控硅BG的一个基极以及电容C1、C2、C3相连接,两个输入端之间有R5和指示灯Ne组成的旁路;
d、所述交流双向可控硅SCR的另一个基极和电阻R1、R4以及自耦变压器BT的原、付线圈的接点相连接,控制极同二极交流触发管2P连接;
e、电阻R4连接电容C3组成滤波电路;
f、电阻R1、R3同电位器R3以及电容C1、C2组成触发电路为二极交流触发管2P提供触发电流;
g、所述自耦变压器原线圈采用细导线、付线圈采用粗导线,线圈的两个端点做为输出端,两个输出端之间接电压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R2可采用三联电位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耦变压器BT的原线圈采用φ0.15~0.25mm的漆包线,付线圈采用φ0.8~1.2mm的漆包线,原付线圈匝数比为67: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先震,未经徐先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65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路自保护可控硅单相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微型遥控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