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锁死的自行车锁无效
申请号: | 90206864.4 | 申请日: | 199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俊斌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特别是一种带有拉绳的可自动锁死式自行车锁。
目前各类的自行车锁均是采取先把车支好后,再用手搬动车锁上外凸的搬柄将车锁死,这种结构所存在的不足是既麻烦,又容易忘记锁死,因为在人们很忙的时候,往往支上车后就走,这种现象对记忆力不好的人来说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经常造成车的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支放车时即可自动将车锁死的自动锁死式自行车锁。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自行车锁的外凸搬柄上连接一根钢丝绳,该钢丝穿过车后三角架上固定的滑轮后与脚支杆内侧铰连的副支杆连接,副支杆与后支杆之间连接有一弹簧,当支车时,主付支杆同时被踢下,付支杆在被踢下转动过程中牵动与锁搬柄连接的钢丝拉紧而将车锁死,当脚抬起后,付支杆在弹簧作用下又恢复至原水平状态并使钢丝松驰一段长度,以使用钥匙开锁时不费力地将松驰的这段钢丝拉回。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A向视图。
图3是滑轮放大正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原理图。
图6是车锁采用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见图1和图2,本实用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自行车锁1和脚支架7,在车锁外凸搬柄2上连接一根钢丝4,钢丝4穿固定在后三角支架8和车锁1上的滑轮3后与铰接在脚支架7固定板9里侧的付支架6连接,在付支架6和后三角支架的下横杆8b或脚支架固定板9上连接的探杆17之间连接有弹簧5。
为防止钢丝4脱离滑轮3的沟槽,在各滑轮3与钢丝4接触部分弧段的外侧有一扣罩11,见图3和图4,担罩11通过螺钉10与滑轮3两侧面连接,滑轮3可采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小型成品或稍加改进后使用,各滑轮3通过螺帽16与其右侧的轴套14螺纹连接而将滑轮3卡装在螺帽16和轴套14之间而且可绕螺帽16转动,轴套14与卡套12连接然后与后三角架8的后侧支杆8A和下横杆8b卡套连接,卡套12可沿后侧支杆8A和下横杆8b移动安装,使其位置可调,卡套12由螺钉13对扣连接在一起,滑轮3一般需2个以上,最多不超过4个,滑轮3的位置一般在车锁1左侧面、车锁下方后侧支杆8A和下横杆8b或固定板9后侧,回位弹簧5一般位于钢丝4连接处的后侧,其作用是当副支架6随脚支架7被踢下后而将钢丝4拉紧并将锁1锁死而当脚离开副支架6自动弹回使开锁时不费力,因为副支架6弹回时钢丝4松回一段长度,所以开锁时毫不费力,副支架6和脚支架7通过销轴7A铰接在固定板9的同一铰接点上并位于脚支架7的内侧位置,参图2。
滑轮3也可通过螺钉与后侧支杆8A和下横杆8b连接固定,其数量可适钢丝4长度和弯转角度的不同而灵活布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即当脚支架7位于后轴部位时滑轮3的安装位置,此时可在脚支架固定板9后部连接固定一要带有滑轮3的外凸探杆17,钢丝4穿过滑轮3后与副支架6中部连接,此时滑轮3可布置3至5个,把原在下横杆8b上的滑轮移至固定板9上,滑轮3结构及其它均同前所述相同,车锁1上的第一个滑轮3可用滑套代替,滑套18是用较光滑耐磨的细管装放在锁1的外侧,见图6,但钢丝4与搬柄2引出要正好对正而不偏斜。为将搬柄2罩住,可在搬柄2外部连接一扣罩19,以使钢丝4引出端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将脚支架7和付支架6一起踢下,脚支架7则将车支承住,而付支架6则在一同踢下的同时使钢丝4拉紧而使车锁1锁死,而随后则在弹簧5作用下自动使付支架7拉回而使钢丝4松驰,开车时松弛的钢丝4又拉紧。如不需锁车时只将脚支架6踢下则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锁死式自行车锁不仅便于实现,易于安装,特别是具有在支放车辆时可自动锁死及防撬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俊斌,未经熊俊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6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