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排气管清通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7861.5 | 申请日: | 199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6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31 |
发明(设计)人: | 麦松泉;麦恭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松泉;麦恭铭 |
主分类号: | B08B9/04 | 分类号: | B08B9/0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排气管 清通器 | ||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利用动力清除废气排气管内部尘物的一种器具;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为将一转动的刷件伸入废气排气管清掉其内部积尘物,并藉由一转动的吸尘装置将该等积尘物吸离该排气管的一种器具。
以燃料为能源的动力机械在目前的工业化社会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举一最普遍的便子来说,一般的机动车辆采用的引擎便属结构精致且效率较高的内燃式动力机械。然而,以燃料为能源的动力机械有废气排出的特殊现象,而废气中常因燃料燃烧的情况不同而含有碳氢化物(HC),一氧化碳(CO)及/或各种氮的氧化物(NO)的有害人体成份。仅就庞大数量的机动车辆引擎而言,其所排放的大量废气对人类生活空间的空气品质便具有极大的反面影响。
针对燃烧式动力机械排放有害气体的有效改善,政府及民间专业人员均不遗余力地从事防患或补救工作。诸如法令规章的修改用以规范废气的排出情况,燃料成份的研究改进以减少燃烧后生成物的有害人体性,燃烧式动力机械构造上的改进以增进燃料的完全燃烧性能,排气系统加装附设装置以改善排气的成份等等。此外,燃烧式动力机械的适当操作及定期维护对于改善有害气体的产生也能有直接或间接的助益。关于内燃机的维护方面,一般人常把重点放在内燃机本身的缸体、燃料系统、润滑系统或冷却系统,而对于排气管部分往往会忽略。当内燃机操作一段时间后,排气管内壁均会积沾碳尘、杂物以及水气或油气,这些附着尘物日积月累逐渐增厚,便利排气管内壁直径愈形狭小,换言之,废气在排气管内的通路空间变小,相对地,废气的排放量减少,致使内燃机在排气行程时会有废气残留在气缸内。无法顺畅地排放废气造成的缺点使内燃机的缸体温度高升,影响燃料在内燃机内燃烧行程的顺畅;再者,由于废气残留在气缸内影响吸气行程的吸气量,这些因素将导致内燃机运转效率低落,马力不足,以及助长排放燃烧不完全,有害身体废气成份的不利后果。由此可见,排气管内壁保持干净是绝对有必要也是刻不容缓的燃烧式动力机械维护工作之一。
目前,内燃机械的排气管内壁清理工作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的,效果不佳,维修人员只得以权宜之计而更换新的排气管代替,以牺牲原排气管。为克服上述内燃机排气管内部脏污造成的缺陷和人工清理内燃机排气管的不便及低效果,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气管清通器的主要技术为利用一原动机的动力驱动一抽吸装置并转动一伸入机动车辆排气管中的刷件以清理之,再借助一抽吸管路将掉落的尘物吸至透气的容器而快速地达到清通废气排气管的效果。
基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排气管清通器的目的是利用动力清除燃烧式动力机械排气管内壁积尘,畅通废气排出通路,以及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以节省燃烧式动力机械的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排气管清通器的再一目的是其中的刷件能依燃烧式动力机械排气管的弯延管路配置而挠性地随意达到该排气管的欲清理部位,以彻底地执行清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的废气排气管清通器的再一目的是其中的容纳尘物的透气性容器能完全将清理的尘物纳入,待清通工作结束时再将该透气性容器妥善封闭而以垃圾处理之,以防止这些尘物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气排气管清通器,包含一主壳体,一动力装置,一污尘抽吸装置,一污尘吸入挠性管,一挠性线轴,一污尘排管套头,以及一透气性容器,在该主壳体设有一动力隔室与一抽吸隔室,分别容纳该动力装置与该污尘抽吸装置,在抽吸隔室的一侧向为一与动力隔室分隔的板件,另一侧为一接口,用以与污尘吸入挠性管可折卸地接合,在抽吸隔室的沿分隔板件直下方处设有一污尘排管,在污尘排管的下端部可折卸地紧套污尘排管套头,该污尘排管套头又与透气性容器的顶部可拆卸地固定一起,该动力装置的中心轴件与抽吸装置固定一起,该中心轴件的末端又与挠性线轴套接,该挠性线轴的末端又设有一刷件,当起动该动力装置且将挠性线轴与污尘吸入挠性管伸入一废气排气管中,便能有效地清通与抽吸该排气管内的污尘。
本实用新型的目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废气排气管清通器挠性线轴位于污尘吸入管内部轴向的中央处,且该挠性线轴的长度略长于污尘吸入管的长度,使得刷件暴露于污尘吸入管之外。
污尘吸入挠性管与主壳体的接口接合部为一硬质接头,以便与该接口进行可拆卸的接合,另一端口部分也为硬质,以保持开口的张开以便吸入污尘。
挠性线轴末端上的刷年是由金属材质,或塑胶材质,或布质的短线状材料交错固定在挠性线轴上而构成,以利于硬质污尘,或软性污尘,或液状污尘的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松泉;麦恭铭,未经麦松泉;麦恭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7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