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凿岩钎杆无效
申请号: | 90207893.3 | 申请日: | 199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庆;刘力;周为民;俞解诚;高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三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菊华,张永虎 |
地址: | 7309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凿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凿岩机用的钎杆。
钎杆广范用于井下坑采、露天采矿、筑路、隧道施工等多种工程中。它是凿岩、钻探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与钎头和钎尾配合使用完成凿岩打眼。工作中,操作人员用套管5将钻杆7、钻头4和钎尾6螺纹连接后安装在凿岩机上进行打眼。一个中深孔眼一般深10-20米,每打完一根钎杆,操作人员要逐次将钎杆连接于钎头和钎尾之间,往往需接十几根钎杆才能打完一个孔,全部完成后,又要一根根地从孔眼中取出卸下,劳动强度相当大。这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条件相当恶劣、要承受扭转、冲击、岩石的磨损及水的腐蚀,一般都用价格昂贵的35SiMnMo或Ni,Cr,Mo系钢材制成。钎杆的结构是两头带螺纹,中间为光杆的整体中空杆结构,其中光杆1的直径大于螺纹部分2的直径,螺纹部分和光杆间过渡部分3的直径明显小于螺纹部分的直径。加工这种结构的钎杆要经过热处理,校直、车加工等9道工序,车加工的尺寸公差会影响与套管的配合、工效低、还会在表面留下大量车痕,应力集中严重。已有的这种钎杆不仅重量大,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在凿岩打眼中钎杆极易在过渡部分折断,造成孔眼报废及留在孔眼中钎杆的浪费。因此,急需设计新结构的钎杆、既能克服上述已有钎杆的缺点,又容易与标准件、如套管和凿岩机配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易与标准件组配的钎杆。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钎杆由整体结构的中空光杆和光杆两端的螺纹部分组成,螺纹部分的直径大于光杆的直径,光杆和螺旋部分的过渡部分是自螺纹部分的直径逐渐减小到光杆直径的圆滑曲面。为了便于与标准的套管和钎尾配合,螺纹的型号可采用常用的各种标准型号,如用不同尺寸的R型、T型、S型和GD型等。光杆的直径要根据采矿的方法及选用的凿岩设备来确定,另外也与采用的成型工艺有关。优质钢材及易凿岩石可选用较小直径的光杆,反之,应加大直径,这是该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都通晓的。
由于钎杆中的光杆长度大大地长于螺纹部分的长度,因此,采用光杆直径小于螺纹部分直径的钎杆结构可以明显地减轻钎杆的重量,节省钢材、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过渡部分的直径,并设计成圆滑曲面的过渡部分可提高钎杆的承载能力及有效地消除应力集中,从而可延长钎杆使用寿命,减少孔眼报废,及减少造成埋在孔眼中钎杆的浪费。
新设计的钎杆结构可以方便地采用热滚压成型工艺,即使用螺纹滚压机将钎杆的两端滚压出所需要的螺纹,从而可简化加工成型工艺,提高钎杆的加工精度和工效。采用滚压成型工艺生产这种结构的钎杆时,光杆与螺纹部分的直径之差取决于螺纹的形式,例如R型螺纹的钎杆,其光杆与螺纹部分的直径之差大致等于螺纹的扣深。
图1是已有钎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的钎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钎杆在使用中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已有钎杆的结构示意图。它是由光杆1,光杆两端的螺纹部分2及光杆和螺纹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3组成的整体中空杆件。光杆的直径大于螺纹部分的直径,而过渡部分的直径又明显小于螺纹部分的直径。例如:一种型号为R32ER1200的钎杆,其螺纹部分直径为31.5毫米,光杆的直径为32毫米,而过渡部分的直径仅为的28-28.5毫米,整根钎杆的重量约为7公斤。又一种型号为T38ER1500的钎杆,螺纹部分的直径为38毫米,光杆的直径为39毫米,过渡部分的直径为35毫米,整根钎杆的重量约为12.5公斤。采用上述结构的钎杆要经过毛坯的退火、校直、平头、倒角、铣扣、渗碳、校直、淬火、回火等9道工序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研究所,未经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7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