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扳手无效
申请号: | 90208210.8 | 申请日: | 199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翔 |
主分类号: | B25B13/42 | 分类号: | B25B13/4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家盈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拆螺母、螺栓用的手工工具,特别是一种自锁扳手。
目前已出现多种自调扳手,发明目的多为解决夹爪之间的方便开合;拧紧螺母、螺栓时能抱紧螺母、螺栓不打滑,少损伤工件;倒方时不用提起扳手;拆装螺母、螺栓后,两夹爪能自动复位。但这些技术解决方案有的只是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有的零部件较多,工艺较复杂;有的构造未尽合理,使用效果並不理想。如申请号为88200690名称为“快速自调扳手”的专利,其技术特征是活动扳头体的柱环体下方设有直齿条,主扳头体内设有开口的圆孔,手柄上端设有直齿条。快速自调扳手组合时,活动扳头体的柱环体伸入主扳头体的圆孔中,在柱环体内放入弹簧,然后在主扳头体圆孔的一端旋上丝堵,将柱环体和弹簧封堵在圆孔中。此时,弹簧的弹力会将活动扳头体推向主扳头体使两啮合面靠近。将手柄由下方伸入主扳头体圆孔的开口中,手柄端部的直齿条和活动扳头体的柱环体下边的直啮条啮合,然后将主扳头体和手柄上部铰接,此时手柄上部相对于主扳头体在主扳头体的内外均留有空隙,以便手柄作圆运动时,手柄上部和手柄上端的直齿条不受主扳头体的阻档。由于扳手工作时,手柄作圆运动而啮合的两齿条都是直齿条,因此齿条上的各齿受力很不均匀,无论是拆装螺母、或是倒方,齿条上两端的齿均容易磨蚀或损坏。拉开两扳头体的距离时,需要将啮合的两个直齿条脱开,並克服弹簧的压力,因此调整主、活动扳头体的开口並不方便自如,而且主、活动扳头体所形成的啮合工作面是缺口的内正多边形,对于规格大小不同的六角螺母並不完全适用,抱合时仍然会出现部分打滑现象,从而损伤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开合方便、工作时能使两夹爪抱紧螺母、使螺母受力合理、不容易损伤螺母、並方便倒方的自锁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锁扳手具有动夹爪、手柄、手柄上部的定夹爪、复位弹簧,其特点是动夹爪的啮合工作面为两两夹角为 120°的三个平面所组成,动夹爪下端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中心轴与动夹爪啮合工作面上边两个平面交线所组成的平面垂直于动夹爪啮合工作面最上边的一个平面,圆孔中心轴到动夹爪啮合工作面最上面的一个平面的垂直距离按扳手三种规格分别采用24、36和72毫米,定夹爪具有凹槽、轴孔,啮合工作面为一始终有一个小区啮合在螺母一侧面中部的光滑曲面,动夹爪的下部伸入定夹爪的凹槽中,位于定夹爪凹槽中的复位弹簧的二端分别与动夹爪下端和定夹爪下部相连,动夹爪下端的圆孔和定夹爪上的轴孔重合並用轴铰接。
由于动夹爪的重心离轴孔中心的距离较远,因此用动夹爪轻触螺母即可打开两夹爪。套住螺母后,螺母的二个侧面和一个夹角与动夹爪啮合工作面最上面的二个平面完全吻合,定夹爪啮合工作曲面上始终有一个小区紧贴在螺母一侧面的中部,因此对手柄用力时,动夹爪和定夹爪将螺母紧紧抱住,使整个螺母受力合理,拧紧有力。倒方时,螺母的二个面、一个角轻轻推开动夹爪,可实现不提起扳手即能方便倒方的目的。提起扳手时复位弹簧使动夹爪和定夹爪闭合。需松开螺母时,可将扳手翻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有零部件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工效高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锁扳手两夹爪闭合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自锁扳手的右视图。
图3是图1自锁扳手的动夹爪立体图。
图4是图1自锁扳手的手柄、定夹爪立体图。
图5是图1自锁扳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锁扳手抱住螺母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夹爪啮合工作面上平面曲线的构成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翔,未经周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8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