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双筒增压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90208645.6 | 申请日: | 199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孝诚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01B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建成 |
地址: |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双筒 增压 打气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充气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内外双套筒的增压打气筒。
现有的人力打气筒已经从原始的单一气筒型发展至带有中间储气筒的复合式打气筒,这样,由于中间储气筒的缓冲和蓄压作用,打气快捷而省力。但现有的复合式打气筒,其储气筒或设在主气筒筒体旁侧,结构显得松散,或设在主气筒的下部成线型布置造成打气筒长度不免稍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加小巧的双筒增压式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人力打气筒,包括一主气筒、一带握手柄的推杆及一皮碗,其中所述主气筒之外套设有一用于贮气的外筒,主气筒与外筒在近握手柄一端密封固接,而进气口一端则设有封气阀,从而在主气筒、外筒之间构成一压力气贮存空间。
为更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双筒增压打气筒的纵剖图;
图2 为图1中封气阀6之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筒增压打气筒由一主气筒1、用于贮气的外筒2、带握手柄3的推杆4以及设于推杆前端的皮碗5构成,皮碗5可在推杆4的前后运动下沿主气筒1的内壁来回滑动而进气充气。主气筒1与外筒2在近握手柄一端借橡皮圈9而密封固接、另外在主气筒1的进气口一端(与外筒2带出气口21的端面)之间隙处设有一封气阀6,从而在主气筒1和外筒之间构成一高压气体贮存空间。
现参见图2所示的封气阀6之局部放大图,该封气阀6主要由气门件61、一与气门件螺旋固定且前部带小孔的框座62、一安装在于框上的压簧63、一安放在框座内且紧贴气门件的橡皮65构成。其中框座62与气门件61螺固。另外为使橡皮65更好定位,在它和压簧之间设有一小压铁圈64。
为便于随车携带,本实用新型的双筒增压打气筒的外筒2壁上固设有挂耳8,借之可将打气筒锁定在自行车的车架上,以防遗失和偷窃。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打气筒之使用方法:先将连接于外筒出气口21处的小橡皮管7之螺母旋紧在自行车胎的气门上,推进推杆,藉皮碗之用将气压入封气阀,进去的气立即封牢而进入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贮气空间,将气贮存而成为高压之气,压力高至如6kg之后空气自会进入车胎中,如此反复则可将气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双筒增压打气筒外型小巧美观、结构紧凑、省力方便,实为一新型实用之人力打气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孝诚,未经张孝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8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