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脉搏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0208724.X | 申请日: | 199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发明(设计)人: | 熊振东;陈延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科技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明传 |
地址: | 北京市东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脉搏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脉搏传感器,它是一种为无损检测人体或实验动物全身各部表浅动脉特别是桡动脉脉管搏动而专门研制的弹性脉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手术暴露动脉的脉管搏动。
以往用于检测脉管搏动的传感器,均采用钢性材料制作触子。由于钢性触子质地坚硬,棱角显露,在长时间、高压力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往往导致取样部位局部组织变形、疼痛和脉管痉挛,造成脉搏信号失真。另外,这类传感器还有一些缺点,例如,采用手动加压或减压方式,操作繁琐费时,不能连续取样,固定装置影响脉管搏动等。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制造了一种弹性脉搏传感器,它由压力控制装置、压力缓冲装置、取样装置、压力传感装置等部分组成。该传感器以中医传统的手指指目取脉法为依据,选用弹性材料制作取样囊(或称触子、触头),利用弹性触子取脉,可使取脉部位感到犹如手指指目取脉那样舒适,因而避免了以往采用硬性触子取脉所导致的赝象。同时,该传感器利用加压囊的伸展和回缩控制取样囊的取脉动作,达到了一次获取全部脉象信息的目的,因此这种取脉方式可避免手动、间断取样所造成的操作误差。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分置″的原则,主要目的是把取样装置分离出来,单独固定于取样部位,以便最大限度地缩减取样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这样不仅为在全身各个部位取脉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附图表示。
图1为弹性脉搏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弹性脉搏传感器中的取样装置立体图。
图2(2)为取样装置取样前A-A、B-B剖视图。
图2(3)为取样装置取样过程中A-A、B-B剖视图。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弹性脉搏传感器(如图1所示)由压力控制装置A、导管B1、B2、B3、压力缓冲装置C、固定带D、取样装置E、插箱外屉F、插箱内屉G、压力传感装置H诸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A为压力控制装置,由充气囊A1和控制开关A2连结组成,控制开关A2另一端通过导管B1与压力缓冲装置C相通。开关A2开启时,可双向通气;开关A2关闭时,可通过充气囊A1手动单向向压力缓冲装置C充气,停止手动充气后,可反向不放气或以一定压力梯度放气(依控制开关A2类型而定)。压力缓冲装置C具有一定容积且密封性能良好,其一端插入两根导管B1和B2,使之分别与压力控制装置A和取样装置E相通。压力控制装置A的作用在于既可通过充气囊A1充气,经导管B1、压力缓冲装置C和导管B2将空气充入取样装置E内,使其内压升高,又可通过控制开关A2的关闭或开启保持其内的高压,或者以一定压力梯度放气使其内压降低。压力缓冲装置C因具有一定容积,所以,压力控制装置A充入的气体在进入取样装置E过程中,经压力缓冲装置C缓冲,可降低其内压力变化的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8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