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沙淘米盆无效
申请号: | 90208906.4 | 申请日: | 199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满 |
主分类号: | B03B5/04 | 分类号: | B03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2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淘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淘米的过程中能同时除掉大米中混杂着沙子的厨房用具。
对于大米中混杂的沙子问题,人们一般是采用筛子筛,或者在淘米时用人工选掉,这些方法既麻烦又无法有效地将大米中的沙子彻底除掉;现有出产的淘米盆(箩),只能除掉小颗粒的沙子,对于跟大米差不多大的沙粒,也无能为力。因此,人们往往在吃饭时咬到沙子而损坏牙齿,并且影响食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除沙淘米盆,它能有效地除掉混杂在大米中的沙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一个园台形的盆体,底为园锥漏斗形,底的中心有一个园开口,开口的下面是积沙盘,盆体的园周侧面,底及积沙盘均布着小通孔。由于沙的比重大于米的比重,淘米时,米和水一起在淘米盆内作园周运动,使得米和沙在水中共同翻动,在翻动的过程中,沙逐渐地往底沉,米在上层,同时,又受到来自淘米盆小通孔进来的水的冲力作用,沙子就沿着盆底斜面不断地往下滑,这样,小粒的沙子通过小通孔漏出盆外,大于小通孔直径的沙子就集中到积沙盘内,最后通过隔离片把沙子和米分隔开来,以达到把大米中的沙子除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因为结构上与普通的网篮、漏盆相近,因此,它除了作为淘米,除沙用外,同时可作为普通的网篮、漏盆使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说明和附图1.2.3.4给出。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沙淘米盆的剖面图,图3是局部图,图4是隔离片与拉杆的结合图。
下面结合图1.2.3和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该用具主要包括盆体(1),隔离片(2),积沙盘(4),拉杆(6)和四个撑脚(7)。盆体(1)为园台形;盆的侧面、底和积沙盘(4)的底部均布着小通孔(5),孔可用φ1.8~φ2.1mm的小园孔,也可用边长为1.5~2.0mm的小方孔;盆底为园锥漏斗形,锥角2α在150°~170°之间效果最好;盆底中心空掉一个园开口(3),园开口(3)的下面就是积沙盘(4),积沙盘(4)为园形平底或成锅底形;隔离片(2)在园开口(3)与积沙盘(4)之间,隔离片(2)与拉杆(6)结合在一起,只要把拉杆(6)沿着箭头(8)方向拉动,隔离片(2)就盖在积沙盘(4)的上面。积沙盘(4)底部和隔离片(2)之间的间隙h控制在3~5mm之间。
图2(图1的A-A局部剖视图)是隔离片(2),拉杆(6)与积沙盘(4)三者的位置结构图。
图3是图1B向视图,撑脚(7)有一个椭园形的洞(9),以便手指能捏住拉杆(6)来回拉动。
图4是隔离片(2)和拉杆(6)的结合图(放大)。拉杆(6)为“∪”字形,隔离片(2)与拉杆(6)是用螺母锁紧的。
使用时,把米放进淘米盆里,再把淘米盆放在脸盆里,加水淹过大米以上,先用手或筷子、勺子等在淘米盆内沿着园周方向搅动,再用手拿在淘米盆边缘上在脸盆内作园周运动,这样,在米中混杂的小粒沙子就漏出盆外,直径大于小通孔(5)的沙子就沿着盆底斜面集中到积沙盘(4)内。淘米盆离开水后,拉杆(6)沿着箭头(8)的方向拉到位,隔离片(2)就盖在积沙盘(4)的上面,隔离片(2)上面的米就是淘干净无沙的米,积沙盘(4)内是沙和少量的米混在一起的,当然,积沙盘(4)内的米和沙只能通过人工选把沙和米分开。
要是盆的园周侧面,底及积沙盘(4)的小通孔(5)都加工成2-2.1mm(小园孔的直径或小方孔的边长),淘米盆在淘米,除沙的同时还能除掉大米中混杂的稗。
该用具不但可作为淘米,除沙和除稗用,还可作为黄豆、绿豆和大小麦等除沙用。
该用具用塑料、铝及其合金、不锈钢或搪瓷等材料制成。
该用具一般的塑料厂,小型机械厂,玩具厂,搪瓷厂等均可生产。而且只要普通的设备就能生产,生产时可制成大、中、小不同规格的淘米盆,供家庭、食堂和饭店等淘米、除沙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满,未经陈绍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8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